服制

作品数:357被引量:82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丁鼎刘瑞璞张利军赵澜张竞琼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服制延承本质与修正建构异质性研究——评《百年衣装:中式服装的谱系和汉服运动》
《毛纺科技》2025年第3期I0003-I0004,共2页钟垚鑫 严鑫 赵梓均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2423047);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CX25903);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20SKGH267)。
服装自古便是人类社群活动的刚需品,集御寒、装饰、遮羞等多重功用于一体。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逐渐丰富,服装被人类赋予了观念载体、审美媒介、权势彰显等象征意义。而清末列强入侵导致传统生活模式的急剧转型,让中国人民在接纳民主进...
关键词:中式服装 汉服运动 服制 人类物质文明 列强入侵 设计观念 家国认同 异质性研究 
《柔远能迩:先秦服制研究》读后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5年第1期93-94,共2页高婧聪 
“服制”是先秦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早期国家阶段的服制,对于认识中国国家起源问题,挖掘服制中蕴含的中国上古时代政治理论与国家治理方面的经验尤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张利军《柔远能迩:先秦服制研究》(中国社会...
关键词:上古时代 国家制度建设 服制 特点体现 价值和意义 先秦 
近代中高等教育阶段女学生制服的形制变迁
《服装设计师》2025年第1期31-36,共6页刘佳宁 李健 
女学生制服随着服制章程的公布得以确定,并随着时代变化呈现不同特征。文章以历史资料以及近代期刊中的中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照片等为依据,将近代划分为晚清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并结合服制条例对三个阶段女学生制...
关键词:近代 中高等教育阶段 女学生制服 形制 服制 
情礼之争:独子兼祧制度下的丧服制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4期34-48,197,共16页李毅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路径与模式研究”(15ZDB028)。
清代兼祧丧服制的沿革与讨论,是传统缘情制礼思想在当时的再发挥,体现了清中叶以降礼学思潮以情纠理的主张。乾隆四十三年(1778),朝廷以“一门两不绝”为原则,正式确立独子兼祧制。乾隆后期到同治年间,礼部先后制定一子两祧服,其原则是...
关键词:独子兼祧制 丧服 爱继 礼不二斩 
孙中山“国货改良服装构想”与中山装
《丝绸》2024年第12期144-149,共6页朱博伟 刘瑞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22FYSA004)。
“国货改良服装构想”是孙中山民主革命生涯中,立足民生主义与发展民族纺织业的政治主张,它催生了中山装而非“三民五权”等释义是历史事实。文章基于孙中山生前著述和相关官方文献的考证,就该构想的主要观点和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
关键词:孙中山 中山装 国货改良服装构想 民生主义 服制案 民族纺织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审美嬗变——以明代服饰审美中的藏与露为例
《黑河学院学报》2024年第11期166-169,共4页张雪 曹烨君 
2022年合肥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重点项目“徽州传统婚嫁服饰文化传承研究”(2022SKZD15);2019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徽州古村落形态设计研究”(SK2019A0602)。
中国传统服饰审美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其中明代服饰的审美是其重要且具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对后期的服饰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服饰中“藏”与“露”的关系是民族服饰时代特点及艺术的反映,将明代服饰的审美由外在的形制深...
关键词:服饰审美 藏与露 伦理 明代服制 
南北朝服饰文化对比和融合
《炎黄地理》2024年第11期23-26,共4页裘峻 
以朝代更迭为背景,古人服饰的变化极具包容性。秦朝的短暂统一不足以充分融合并发扬各族服制,汉承秦制并受各类社会文化的影响,才初步建立服饰制度,而魏晋南北朝的更迭掀起了中国服饰制度的创新风潮。南北朝服饰的演变和发展离不开多民...
关键词:服饰制度 服饰文化 服制 汉承秦制 魏晋南北朝 朝代更迭 文化的融合 演变和发展 
中国古代补子纹样流变探析
《染整技术》2024年第10期54-58,63,共6页李欣怡 苏淼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521301);浙江省文物保护专项项目(2021016)。
补子是古代重要的服饰元素之一,作为区分服用之人身份和等级的标志,是封建制度在服饰中的典型代表。深入研究补子纹样的历史变迁,比较研究胸背补子,并结合古籍、考古报告与传世图像资料等,追溯补子起源,梳理其纹样流变发展,并深入剖析...
关键词:补子 胸背 服制 纹样 服饰流变 
诗意国色——唐代诗词中的服饰色彩
《色彩》2024年第10期96-99,共4页王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0DZ10):北京市学科建设—国家特殊需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抢救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NHFZ20230012);北京服装学院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NHFZ20240063)。
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将色彩意象运用得淋漓尽致,将其与情感、社会身份等相联系。唐诗中的服饰色彩斑斓多样,通过色彩所折射出来的品色服制、所融含的丰富情感、所反映的流行时尚以及在此之上的工艺技术、文化...
关键词:唐代诗词 品色服制 感怀之情 流行时尚 
论周代服制
《历史研究》2024年第9期50-74,M0004,M0005,共27页晁福林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西周金文所见周边族群与诸夏交流融合资料综合研究”(21VJXT001)阶段性成果。
周王朝建立后,其安邦定国的大政方针,不行商王朝的内、外服制,而是着力推行分封制和其并行的服制。西周初年,不少邦国既不是王室“亲戚”,又非王朝勋贵,而是早就存在于分封制之外的邦国。认可这些邦国的存在,承认邦君权力,尽力让其服从...
关键词:周代 服制 分封 册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