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草子

作品数:16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若茜马兴国吕元明袁志成勾艳军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辽宁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艺术探索》《日本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本江户时代中国“十八描”类画谱传入的三重影响被引量:1
《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21期167-169,共3页路遥 
哈尔滨学院2021年度青年博士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UDF2021105)。
"描法古今一十八等"即"十八描",最早见于明代邹德中编次《绘事指蒙》。后经明清诸家不断完善与发展,载有描法释义、谱例的画谱被称为"十八描"类画谱。17世纪中叶"十八描"类画谱经中日长崎海上贸易以商品的形式传入日本并得到广泛传播。...
关键词:日本描法画谱 浮世草子插画 浮世绘 影响 
文学领域(古代部分)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0年第1期102-102,共1页赵俊槐 霍君 刘泽筌 
关键词:御伽草子 浮世草子 
浅谈江户时代的町人文艺
《长江丛刊》2016年第12期35-35,共1页燕青 
江户时代,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使得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町人阶层经济实力增强,出现了真正产生于町人并讴歌町人生活的町人独立文艺,如浮世草子、文乐、歌舞伎和浮世绘等。町人文艺标志着町人阶层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的基本形成。
关键词:浮世草子 净琉璃 歌舞伎 浮世绘 
中日色彩语中“白”的对比研究
《牡丹》2015年第9X期83-84,共2页邹维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日色彩语的"白"所表达出的感情色彩来探讨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通过整理归纳中日字典中"白"的字义,对其所表达的感情色彩进行分析、比较。本文主要探讨中日两种语言中色彩语的异同及其产生的文化根源,试图为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刘钧 伍铁平 先行研究 外语教学 平民百姓 浮世草子 汉语字典 在人间 尚色 紫式部 
《诸道听耳世间猿》对戏剧作品的受容——以第四卷第三回《服丧三年于青楼》中的“诗文对答”为中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40-144,共5页王欣 
上田秋成浮世草子《诸道听耳世间猿》第四卷第三回《服丧三年于青楼》中男女主人公的"诗文对答"可谓这篇小说的独到之处,但在以往的各种研究中都没有考察男女主人公的"诗文对答"部分。该文从人物造型、场面设定角度出发,结合日本江户时...
关键词:江户时代 上田秋成 浮世草子 净瑠璃 谣曲 
井原西鹤笔下的“浮世”情缘
《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期183-184,共2页汪帅东 
井原西鹤被誉为日本近世文学的大师。他独创出"浮世草子"的独特文学形式,催生了以写实主义为基调的町人文学,为日本近世文学的多元发展立下了不容赘述的功劳。本文借以"浮世草子"的词义解说,重新梳理井原西鹤的出世历程与其代表作品的...
关键词:浮世草子 井原西鹤 《好色一代男》 
浅析“浮世绘”中的“浮世”
《艺术探索》2009年第2期133-133,共1页邓渭亮 
在美术史上,"浮世绘"不仅是日本美术的符号,还曾经是西方人了解、认识东亚艺术的窗口。它启发了很多欧洲艺术家,对欧洲现代艺术的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然而"浮世绘"一词的由来和"浮世"一词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脉络却引人深思。
关键词:浮世绘 浮世草子 浮世 
简论日本近世“浮世草子”的另类性格被引量:1
《日本研究》2008年第4期88-90,共3页勾艳军 
本文在考察浮世小说现世享乐主义表象的基础上,深入揭示其另类性格:对封建道德和等级制度的消极反抗;对金钱万能的社会法则的嘲讽;对好色之旅的质疑和反思。
关键词:近世 等级 金钱 “好色” 反抗 
中日市民宗教意识的差异——以“浮世草子”和“三言二拍”为中心
《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5期127-128,F0003,共3页王若茜 
"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资助
中日市民的宗教意识是随着15世纪末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而发达的。中日市民的宗教意识同属东方文化,表现着有别于中世纪西方市民的宗教意识的极为丰富的内涵。然而,中日市民宗教意识是在各自社会历史进程中演变、发展的。从宏观...
关键词:中日 市民 宗教意识 浮世草子 文化精神 
日本元禄小说的顶峰——浮世草子被引量:1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43-48,共6页蓝泰凯 
井原西鹤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小说家。他所开创的“浮世草子”小说形式,标志着日本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江户小说的成熟。“浮世草子”通过对当时社会的人情世态的描写,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江户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及其本质特征,...
关键词:井原西鹤 浮世草子 好色 町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