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文学

作品数:17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林启柱刘敬张德建叶晔王承丹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工商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学研究辑刊》《求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汪道昆的仕隐矛盾与复古文学的发展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56-61,95,共7页张慧子 
汪道昆多次仕与隐的经历,使其一生处于仕隐矛盾的漩涡之中,即使隐居长达二十余年,仍未达到“真隐”之境,最终形成亦进亦隐、亦隐亦进的人生矛盾。究其根源,是因汪道昆作为儒者的身份,既难以完全放下国之大任与仕途之志,又想得到自我心...
关键词:汪道昆 仕隐矛盾 复古文学 
《四库全书总目》中“前七子”概念使用探微
《四库学》2022年第2期51-68,195,196,共20页柳燕 王唐梦影 
使用“七子”一词,指称“前七子”者只有7则,指称“后七子”者共37则,统称“前后七子”或明代复古文人者有28则。《四库全书总目》延续了明代后期文人使用“七子”特指“后七子”的做法,“前七子”概念在《四库全书总目》编纂时并不成...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文学流派 “前七子” 明代复古文学 
西魏北周“大诰体”兴废考论被引量:3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32-141,共10页庄芸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朝后期的高门重建与文学复兴研究”(项目编号:21CZW018)。
苏绰、宇文泰在西魏大统年间奏行《大诰》,模仿《尚书》文体改革官文书,试图改造秦汉以来突显皇帝权威的“王言”传统,利用上古文体与文风侵夺王言威权,实践宇文泰霸府权力话语的构建。宇文护全面继承了宇文泰的权位,也延续了霸府的政...
关键词:西魏北周文学 “大诰体” 复古文学 文学潜流 
李梦阳与中原作家交游考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8年第1期104-124,共21页郝润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李梦阳诗文集校笺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3BZW075)的阶段性成果
李梦阳是明代文学流派'前七子'领袖,他虽为庆阳(今甘肃庆城)人,但其一生陆续在河南开封生活近二十五年时间,与中原作家之间有着广泛、深入的交游。他们咏诗作文、雅集酬唱,他广收中州弟子,并带领何景明、王廷相、崔铣、王尚等人发起...
关键词:李梦阳 中原作家 交游 复古文学 
提学制度与明中叶复古文学的央地互动被引量:9
《文学遗产》2017年第5期106-118,共13页叶晔 
明代的提学制度,是国家基层教学和人才选拔的重要保障,也是未第士子较早接触京城文风并建立学缘关系的一次机会。弘治陕西复古作家群的崛起,就与提学官杨一清、王云凤所创立的书院式集中教学法密切相关。后来李梦阳、何景明、边贡、李...
关键词:提学制度 文学复古 郎署文学 央地关系 
清初的逃禅风潮与文学通变——由逃禅复社士人的文学活动看复古文学思想的清初走向
《文学与文化》2014年第1期128-133,共6页刘敬 
复社士人的逃禅行为及文学活动,潜藏着清初逃禅风潮的文化根源和明清文学递嬗的线索。他们将复社在晚明的文学及社会影响带入清初,并在新的历史文化生态中对明代复古文学思潮进行反思与扬弃,缓解了明代文学思想中的"复古焦虑",并为清初...
关键词:清初 逃禅 复社 复古文学 
《四库全书总目》明代复古文学批评考论——以明“前、后七子”别集提要为例被引量:3
《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147-150,共4页刘敬 
《四库全书总目》的文学批评主要由别集提要加以体现,将前人成论植入提要、以"议论具有根柢"的姿态示人,为其主要批评手段。故其明代复古文学批评的考察,须从文献与批评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明代"前、后七子"别集提要引用文献的考证与判读...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明代复古文学 文学批评 七子 文献 
学术分裂与明代复古文学的“道”论被引量:2
《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第3期138-148,共11页张德建 
明代复古文学的兴起正值明代学术衰落的大背景下,实际上承担着复兴学术,引领思想文化思潮的作用。其"道"论思想的核心是修之于身,强调道之"真"、"质",反对抽离现实绝对化的理。至后七子遂建立了以理、事、辞三者关系为核心的理论架构,...
关键词:学术分裂 真质论 理事辞 养气 感物论 
浅议文学的“严肃性”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年第11期147-148,共2页范兆霞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学的“严肃性”问题: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严肃性”问题;二是从新文学与复古文学的论战看文学的“严肃性”;三是从当代文学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文学现象来思考文学的“严肃性”问题。
关键词:复古文学 当代文学 中国 “严肃性” 
阳明心学兴起与复古文学迁变被引量: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92-99,共8页王承丹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3034502)
明代中期,阳明心学乘理学之衰而兴起,对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明代文学复古思潮因为阳明心学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代表人物有前七子的徐祯卿、郑善夫和后七子的屠隆。徐祯卿受到王阳明个人的感召,趋向心学,但文学复古主张...
关键词:阳明心学 兴起 复古文学 迁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