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意象

作品数:18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富洪申荷永连潞琴赖辉罗灿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商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学研究》《社会心理科学》《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中国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童年家庭经验与“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的小说创作被引量:1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98-104,共7页宋雯 
在儿童的生活里,家庭环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存在,因为这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联系"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的小说创作我们会发现,"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童年家庭经验中的"母亲意象""父亲意象""家庭氛围""家庭出身"等因素都深...
关键词:童年家庭经验 “母亲意象冶 “父亲意象冶 家庭出身 “六十年代出生作家冶 
从童年经验谈郭靖性格的形成被引量:2
《才智》2013年第20期215-215,共1页马晶晶 
本文对童年经验进行理论梳理,然后从母亲意象和父亲意象两个角度分析了郭靖的童年经验,力图指出郭靖的性格特征是源于他的童年经验。
关键词:童年经验 郭靖 母亲意象 父亲意象 
父爱如山之父亲意象的心理分析研究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第01X期252-253,共2页连潞琴 
父爱如山,父亲像山一样,这几乎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的一种共识。山,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先民的大山崇拜历史悠久,并与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相互融合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父爱如山,社会文化集体无意识地选择...
关键词:父爱如山 山意象 父亲意象 心理分析 
寻根之旅中的父亲意象——贾平凹小说《秦腔》论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68-71,共4页韩振英 李登建 
贾平凹的《秦腔》是一部21世纪的寻根之作。面对新世纪中国乡村发展中的现实困境,他再度踏上寻根之旅,成功地建树了故土的父亲意象:生命父亲(夏天义)、文化父亲(夏天智)、上帝父亲(引生),传达了他对乡村荒败现状和乡土传统文化委顿的深...
关键词:贾平凹 生命父亲 文化父亲 上帝父亲 
隐蔽的召唤意象——论鲁迅世界中的“父亲”意象被引量:2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19-122,共4页金大伟 
在鲁迅研究界里,父亲形象一度被深入地研究探讨。然而,在一定程度上,鲁迅的生平遭际和其行为方式使得"父亲"成为隐蔽的意象。"父亲"意象及与之相关的行为方式、思想理念却始终夹杂在鲁迅的哲学命题中,并不断地激励和召唤着鲁迅前行。以...
关键词:父亲 缺失 放逐 寻找 复仇 构建 
青少年学生的父亲意象满意度研究被引量:2
《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第6期37-40,共4页张富洪 申荷永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06JJD880021)
父亲意象指的是人的记忆和想象中的父亲形象。研究选取了包括初中、高中、大学在内的5所不同类型学校的651名青少年,采用自编问卷探讨青少年的父亲意象。结果表明:青少年对父亲意象是普遍认同和接受的;"父亲个性意象"的满意度最高,"父...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 父亲意象 满意度 
试析萧红爱的追求与无爱的创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79-80,共2页徐晓杰 陈雅谦 
本文对照分析了萧红于个体生命与文本世界中体现出的对于两性之爱的矛盾人格 :执着追求与力图拒绝 ,并从父亲意象、童年经验、生活体验、创作意识。
关键词:女性角色 女性情感 双重人格 悲剧预感 父亲意象 自觉意识 
先秦散文人物意象析论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1-4,共4页赵小刚 
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安排人物意象各有特点,历史散文重于抒写母亲意象:子孝母,母爱子;诸子散文重于抒写父亲意象:子孝父,父爱子。母亲意象在传沿过程中发扬光大,而父亲意象发展则相对迟滞。
关键词:先秦 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母亲意象 人物意象 先秦文学 父亲意象 
回归与再创──论中国现代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被引量:2
《社会科学家》1994年第6期92-96,共5页闫延文 
回归与再创──论中国现代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闫延文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曾以天才的睿智,将古希腊艺术比作个体人生的童年.她指出:虽然“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
关键词:童年经验 中国现代作家 《大堰河——我的保姆》 预成图式 张爱玲 父亲意象 作品 社会化 心理定势 政治经济学批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