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刚

作品数:31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汉字《说文》形声字字符语言接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社会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语文》《中国文字学报》《天水师范学院学报》《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语委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字动态构形,六书指事为首
《中国文字学报》2021年第1期50-55,共6页赵小刚 
国家语委项目“汉语言文字活力与文化自信的关系研究”(YB135—66)的阶段性成果
《说文解字·叙》关于汉字起源的叙述与许慎关于六书名称的顺序一致.伏羲作卦、神农结绳等都是标指或提醒事物、事件的手段.古人创制汉字首先采用原有指事符号,并使其与词结合,这就是指事字.因而,许慎认为六书当中指事为首,这符合记事...
关键词:指事 六书 动态演变 
论高级用字阶段汉字系统选择字符的几个原则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5期222-222,共1页赵小刚 
汉语和汉字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符号系统。以汉语为背景的汉字,经历了初步造字、初级用字、孳乳造字、高级用字四个阶段。在高级用字阶段,为了继续维护汉语和汉字这两个符号系统的协调与稳定,用字系统在已有字符中选择并重新...
关键词:汉字系统 重新配置 符号系统 字符 系统的协调 造字 用字 
论高级用字阶段汉字系统选择字符的几个原则
《汉字汉语研究》2020年第2期80-96,127,共18页赵小刚 
国家语委项目“汉语言文字活力与文化自信的关系研究”(YB135-66)的阶段性成果。
以汉语为背景的汉字,经历了初步造字、初级用字、孳乳造字、高级用字四个阶段。在高级用字阶段,为了继续维护汉语和汉字这两个符号系统的协调与稳定,用字系统在已有字符中选择并重新配置字词关系。选择与配置过程遵循四个原则:字符提示...
关键词:用字系统 形声字 文化自信 
字义与词义相辅,汉字与汉语相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65-69,共5页赵小刚 
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项目(YB135-66)阶段性成果
汉语背景下,字义与词义各有特点,但其组织系统互足,呈现方式互备,存在状态互补,从而维护着汉语言文字系统的和谐稳定,保持着汉语言文字的活力。
关键词:字义 词义 汉语言文字活力 
《诗经》称代词训解差异对诗意的影响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70-174,共5页魏启峰 赵小刚 
汉、宋两代学者对《周南·卷耳》《邶风·雄雉》《郑风·女曰鸡鸣》和《齐风·鸡鸣》等诗中"我""君子"和"子"三个称代词的注解存在差异。之所以形成差异,一是与指代词词性有关。二是注释者受到了《左传》引《诗》的影响,另外还与注释者...
关键词:《诗经》 称代词 《毛诗故训传》 《毛诗传笺》 《诗集传》 
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整理本标点指误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27-31,共5页魏启峰 赵小刚 
李学勤先生主编的《十三经注疏》整理本于20世纪末,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为中国当代方兴未艾的国学热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并服务于现阶段的文化转型。其中《毛诗正义》整理本,由于工作量大,出书时间有限,存在若干标点疏误。有...
关键词:李学勤 《毛诗正义》整理本 标点 疏误 
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整理本标点商榷被引量:1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69-73,80,共6页魏启峰 赵小刚 
李学勤主编的《十三经注疏》整理标点本的问世,为广大读者走近中国核心典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辨正其中《毛诗正义》一书的若干标点疏失,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不达古训而错,如"醜""及"。第二,正义文与引文相混。第三,破句。第四,诗...
关键词:李学勤 《毛诗正义》整理本 标点 疏失 
字用背景下形声字的职能变化被引量:2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22-26,共5页赵小刚 
陕西省十二五古籍整理重大项目--陕西古代文献集成子项目"<字学大全>整理"(SG13001.经010)
用字过程中,出现文献用字所表语义与字形(字面)义不相一致的现象。汉字系统利用形符所示意义的弹性范畴,调整既有形声字,有效保持自身的表意特性。
关键词:汉字 形声字 形符 字符 记录职能 
说“斩级”被引量:1
《励耘语言学刊》2013年第1期29-36,共8页赵小刚 
“斩级”是近代汉语中一个常见词。该词的形成及其义位分立,经过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汉语大词典》中,该条所列书证与义项均不妥。
关键词:斩首 斩首级 斩级 
先秦汉语并列式结构音节排序的规律、声调搭配的趋势及音节声母的倾向被引量:2
《语言研究》2012年第4期60-72,共13页赵小刚 
先秦汉语双音节并列式结构的音节排序有三种规律:先平后仄、先清后浊、先全清/全浊后次清/次浊;声调搭配有两种趋势:平上/入结构和平平结构最多;音节声母有一种倾向:各种结构一般都有全清或全浊声母音节参与。
关键词:先秦汉语 并列式结构 音节排序 声调搭配 声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