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关系

作品数:1456被引量:1001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蒲少华张晓郑文宝汪召兵陈会昌更多>>
相关机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华南师范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阉割与篡弑——试论《白鹿原》中的父子关系
《名家名作》2019年第7期102-103,共2页李雯苑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扛鼎之作.该书通过梳理几对父子的故事完成对民族秘史的书写.从精神分析学角度而言,弗洛伊德心理学说与俄狄浦斯情结都对"父子关系"的生发与探讨提供了新的空间.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子关系"谈起.随后,...
关键词:《白鹿原》 "父子关系" "阉割" "篡弑" 
《一个人的朝圣》:再成长的困境与可能被引量:9
《文艺争鸣》2015年第10期165-170,共6页陈少华 
当代英国女作家雷秋·乔伊斯《一个人的朝圣》以退休老人出走的方式介入日常生活写作的探索,凸显了日常家庭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压抑内容,一个因种种原因被阉割的儿子,难以成长为一个父亲,并且,他的失败是多方面的:在他自己的父子关...
关键词:成长 朝圣 个人 困境 日常生活 退休老人 家庭生活 父子关系 
学校氛围和青少年病理性网络游戏使用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被引量:32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年第2期246-256,共11页朱键军 张卫 喻承甫 周莎莎 孙国健 甄霜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998);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14SSXM70)
采用问卷法对305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学校氛围对青少年病理性网络游戏使用(Pathological online game use,POGU)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学校参与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父子关系或母子关系的调节。结果发现:(1)在控制...
关键词:学校氛围 病理性网络游戏使用 学校参与 父子关系 母子关系 
父性意象及其满意度对父子关系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7期68-71,共4页张富洪 申荷永 
父性意象是人记忆和想象中具有父性角色特性的父亲形象,豪爽、威严、豁达、自信、独立、远见、安全、勇敢为其主要特征。对651名青少年学生的研究表明:父性意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父性意象的满意度对形成良好的父子教育关系、管理关系、...
关键词:父性意象 满意度 青少年学生 父子关系 
对峙、重复与回归——浅论北村《施洗的河》之父子关系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49-51,共3页赖琼璇 
本文主要探讨了北村小说《施洗的河》中的父子关系,运用心理分析理论,对小说人物的“恋母弑父”情结,以及围绕父子关系所产生的道路和命运选择的重复性进行阐释。
关键词:父子关系 恋母 家园 
论中国现代文学父子关系中的“篡弑”主题被引量:11
《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107-115,共9页陈少华 
与传统文学相比,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父子关系表现出一种全新的主题,即儿子的“篡弑”。新文学作家基本上站在儿子的立场对父权进行了颠覆,“篡弑”的丰富性、复杂性从儿子的出走、对父亲的驱逐、乱伦等得到揭示,“篡弑”欲望化作为摆脱卑...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父子关系 主题 传统文学 文学作家 动力模式 儿子 丰富性 复杂性 欲望化 父权 出走 
转型期父子关系链中的文化心理——论高觉新的自我牺牲被引量:4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75-81,共7页陈少华 
作为现代文学长子形象的典型,高觉新的自我牺牲,体现了"人之子"的挣扎,在高觉新的痛苦中其实又有一种满足感,这是转型期父子关系链中文化—心理的体现;高觉新的心灵结构,揭示了自我牺牲在相关父子关系链中的必然性。
关键词:父子关系 超我 阉割 
蒋蔚祖之死:父子关系中“精神奴役底创伤”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224-237,共14页陆少华 
关键词:知识分子形象 精神奴役 中国新文学 人物 作者 传统 理想 塑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