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回

作品数:1953被引量:12526H指数:5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吴怀春梅冥相郑荣才张世红彭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质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黑北凹地砂砾储卤层沉积特征研究被引量:2
《地质学报》2024年第10期2956-2967,共12页侯献华 王伟 郑绵平 皮晨 樊馥 苏奎 李洪普 高雪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青海柴北陆相深层砂砾型卤水富钾规律、勘查技术与增储示范”(编号2023YFC2906501);自然资源部高原荒漠区战略性矿产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开放研究课题(编号KFKT20230103);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230755)联合资助的成果。
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深层“砂砾型”钾盐储卤层与沉积水体变化息息相关,高密度网状二维地震资料包含的频率信息,有助于识别发育砂砾储卤层的沉积环境,为深层富钾卤水储层研究提供支撑。采用连续小波变换时频分析技术将地震信号从一维的时...
关键词:砂砾储卤层 连续小波变换 时频谱特征 沉积旋回 黑北凹地 
地幔不均一性与地幔循环的多维表征和原因思考被引量:2
《地质学报》2024年第3期662-679,共18页郑建平 刘为先 王伟 马强 吴树成 戴宏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3YFF0804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编号42320104001)资助的成果。
地幔早先经核-幔-壳分异形成,后受不同尺度对流和循环的影响,因而具有不均一性特征。近三十年来,地幔化学通过研究大洋玄武岩发现了多样地幔端元和非放射性同位素证据并证明了地幔不均一性,逐渐建全了地幔地球化学体系。然而,地幔不均...
关键词:地幔循环 地幔不均一性 地球化学场 地球物理场 超大陆旋回 
黄汲清与中国大地构造研究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4年第3期637-646,共10页任纪舜 牛宝贵 赵磊 徐芹芹 刘建辉 朱俊宾 刘仁燕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221646)资助的成果。
本文概述了黄汲清的中国大地构造经典著作——《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的基本内容和写作基础;阐述了黄汲清及其科学集体的治学风格和工作方法,强调野外地质调查的重要性,突出用新的科学理念和事实,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大地构造学。指出大...
关键词:黄汲清 大地构造 地球系统 多圈层构造 多旋回 
中国锂矿的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成矿理论及其找矿应用被引量:3
《地质学报》2024年第3期889-897,共9页王登红 代鸿章 刘善宝 王成辉 李建康 李鹏 陈郑辉 于扬 秦锦华 孙艳 娄德波 姚佛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1YFC2901900,2021YFC290190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230034,DD20230055,DD20221695,DD20190379,DD20160346)联合资助的成果。
中国锂资源的分布具有卤水型与硬岩型相伴相随、若即若离的特点。“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成锂理论,在多年三稀金属矿产找矿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中国锂矿的形成与“多旋回”构造运动密切相关,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
关键词:锂矿 构造运动 “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成矿理论 找矿应用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沉积演化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2年第11期3924-3942,共19页郭川 陈代钊 付勇 宋亚芳 汪远征 
贵州大学培育项目(编号贵大培育[2019]68号);贵州大学引进人才项目(编号贵大人基合字(2018)31号);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黔科合基础-ZK[2021]一般199);贵州省人才基地项目(编号RCJD2018-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U1663209,2017YFC0603103)联合资助的成果。
塔里木盆地中奥陶统一间房组沉积演化和沉积层序的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目前还存在争议。选择塔里木盆地西部良里塔格山地区一间房组为研究对象,基于沉积相和高频米级沉积旋回类型的识别及其垂向叠置样式的分析,明确一间房组的沉积演化...
关键词:沉积相 高频米级沉积旋回 垂向叠置样式 控制因素 一间房组 塔里木盆地 
闽西武夷山建宁—泰宁地区白垩纪火山-沉积序列:对华南东部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制约被引量:3
《地质学报》2021年第8期2411-2435,共25页任俊 张岳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0601402)资助的成果。
闽西武夷山建宁—泰宁地区发育2套白垩纪火山-沉积序列,构成2个火山-沉积旋回,每套序列由下部火山岩和上部沉积岩地层组成。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早期中酸性火山岩喷发时代为早白垩世141~135 Ma,具有陆缘火山弧的地球化学...
关键词:白垩纪 火山-沉积序列 旋回性火山作用 建宁—泰宁地区 华南东部陆缘 
超大陆裂解的主要驱动力——地幔柱或深俯冲?被引量:20
《地质学报》2021年第1期20-31,共12页李献华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项目“地球内部过程的地表效应”(编号XDB18030300)资助的成果。
晚太古代以来全球的主要大陆经历了多次聚合形成超大陆、随后裂解成多个大陆/陆块,构成了地球历史最大时-空尺度的"超大陆旋回"周期性变化。超大陆聚合主要是通过全球性板块汇聚和造山运动而形成已成为共识,但导致超大陆裂解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超大陆旋回 地幔柱 深俯冲 罗迪尼亚 潘基亚 
豫西禹州地区太原组旋回沉积与海平面变化特征被引量:5
《地质学报》2020年第12期3790-3802,共13页宋慧波 黄志伟 胡斌 李娟 郑锋利 安红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772104);河南省基础与前沿(编号162300410256);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编号B2013-075)联合资助的成果。
豫西禹州地区太原组旋回沉积与海平面变化特征的研究可为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与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提供沉积背景方面的理论支撑。基于对豫西禹州地区龙华山一带太原组露头剖面的岩性、沉积构造、遗迹化石和沉积序列特征的精细研究,本次...
关键词:太原组 沉积相 沉积体系 沉积旋回 海平面变化 
热带西太平洋碳酸盐溶跃深度及其变化规律被引量:4
《地质学报》2020年第12期3852-3863,共12页齐泽坤 徐继尚 李广雪 赵蒙维 翟科 龙海燕 熊梦君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02-PAC-CJ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6198);泰山学者计划资助的成果。
碳酸盐的溶解与保存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碳酸盐溶解作用对探索碳循环机制、理解全球气候变化机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雅浦海沟南部附近海域108个表层沉积物和3个柱状沉积物样品中浮游有孔虫、底栖...
关键词:西太平洋暖池 有孔虫分布 碳酸盐补偿深度 溶跃面变迁 碳酸盐溶解旋回 
中国的全球构造位置和地球动力系统被引量:33
《地质学报》2016年第9期2100-2108,共9页任纪舜 赵磊 徐芹芹 朱俊宾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02000150009-01;121201102000150009-02;12120115070301)的成果;2015年10月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上;"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专题"口头报告之一
现今之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南部,西太平洋活动带中段;在全球板块构造图上,中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南为印度板块,东为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地质历史上,以中朝、扬子、塔里木等小克拉通为标志的中国主体属于冈瓦纳和西伯利亚两个...
关键词:中国大地构造 地球动力系统 古亚洲洋构造域 特提斯构造域 太平洋构造域 多旋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