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中国札记》

作品数:70被引量:13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蒋岱杨奕望吴鸿洲赵文张军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兰州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利玛窦眼中的中国茶文化——以《利玛窦中国札记》为视角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13-16,21,共5页李理卯 顾绅楠 
利玛窦眼中的中国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要义。茶在中国广泛种植,在对外贸易上价格昂贵,成为富饶物产的象征,这为西方国家侵略中国埋下了伏笔。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习俗礼仪的载体,更好地促进了人际交往。茶具备有益健康的功...
关键词:利玛窦 茶文化 《利玛窦中国札记》 
“君子”,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书摘》2014年第12期11-11,共1页余秋雨 
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个问题,既带有历史性、现实性,又带有理想性。显然,这种集体人格必然与其他民族很不一样。我可以借一个外国人来说明这个问题。十六世纪到中国来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数十年...
关键词:人格理想 “君子” 中国人 《利玛窦中国札记》 耶稣会传教士 中国文化 十六世纪 人格模式 
《利玛窦中国札记》视域下的中国文化
《学理论》2012年第27期87-88,共2页赵文 
利玛窦是明末来华耶稣会传教士中的一员。虽然他来华的目的在于传播天主教,但客观上却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并为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一位学者型传教士,利玛窦在其《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对中国文化从物质、制度到价值、心理层面进...
关键词:利玛窦 中国 中国文化 
利玛窦的中国观——以《利玛窦中国札记》为中心的考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4-17,共4页赵文 
利玛窦的《利玛窦中国札记》对明朝末年中国的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进行了较为真实客观的记述和评价,认为当时的中国人具有和平知足、尊师敬老、愚昧虚骄、封闭多疑等特点。他的独到见解和真知灼见对于当今的中西文化交流,对于我...
关键词:利玛窦 中国观 文化交流 中国形象 
历代进士考试之比较
《阅读与写作》2009年第7期35-37,共3页杨东甫 
明朝来华的有名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他的《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一卷第五章《关于中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及学位的运用》中如此描述中国的“学位”考试:
关键词:《利玛窦中国札记》 考试 进士 历代 人文科学 意大利人 自然科学 传教士 
利玛窦解开“契丹”之谜
《世界文化》2001年第5期27-28,共2页马春华 
关键词:契丹 北京 欧洲 利玛窦 《利玛窦中国札记》 
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意识之批判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19-22,共4页赵红梅 徐长林 
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意识之批判赵红梅徐长林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意识,一言以蔽之,就是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这种中心意识不仅是地理上的而且更是文化上的,并且二者互相支持、互相阐发、互相说明。从地理上说,古代华夏族断言:中国...
关键词:中心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 《中国科学技术史》 《利玛窦中国札记》 自恋情结 儒家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 《周易》 西方文化 
论明末清初西方科技的输入被引量:2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4期84-89,共6页倪学德 
论明末清初西方科技的输入倪学德由于明清之际传教士的东来,西方的很多科技知识也随之传入我国,令人耳目一新。但这种生动局面并没有使西方科技在中国立足,也没有使中国的传统科学走出困境,就象一束灿烂的曙光,在充分地照耀华夏大...
关键词:明末清初 西方科技 西方科学技术 传教士 徐光启 《几何原本》 《数理精蕴》 《利玛窦中国札记》 南怀仁 汤若望 
评利玛窦的文化交流观被引量:3
《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第1期137-140,4,共5页杨国章 
如果回顾一下外国人的中国文化观,那么利玛窦的观点很值得重视。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能以别人的眼光来审查自我”,恐怕这对认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也有一定补益。 利玛窦1552年10月16日出生于意大利,1571年在罗马加入耶稣会。后来他自...
关键词:利玛窦 文化交流 《利玛窦中国札记》 基督教 中西文化 西方传教士 中国文化 文化融合 文化传播 西方科学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