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理想

作品数:660被引量:72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方国武马慧娜毛小曼陈德献章亚昕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进则忧天下,退则善其身
《十几岁》2025年第6期30-31,共2页黄金萍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的这一人格理想中,蕴含着“进与退”的人生哲学。当身居官场、仕途顺利时,他们恪尽职守、为民请命;当被贬辞官、怀才不遇时,他们随缘自适、洁身自好。陶渊明和苏轼就是其中的典...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人 人格理想 随缘自适 穷则 怀才不遇 独善其身 辞官 兼善天下 
从人学价值到诗学价值——论刘勰的人格理想与诗学追求之内在关联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14-122,共9页杨来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253):《文心雕龙》汇释及百年“龙学”学案。
纵观《文心雕龙》全书,刘勰始终高扬人学价值与诗学价值,将自己的人格理想寄托于文之事业中,使其人格理想与诗学追求之间形成一种内在关联。顺着刘勰人格境界与诗学境界的“相通处”,有助于对其论文宗旨与文本性质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
关键词:《文心雕龙》 人学价值 诗学价值 中国文论元典 
勾连历史时空,审视史传作品的思辨性阅读——《屈原列传》的思辨性教学手记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1期118-124,共7页胡婧 
《屈原列传》作为史传文代表,学生在文言释意和内容理解上没有很大的困难,但是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上却呈现现代化的标签和不解误读。本文通过学情和单元研习任务,聚焦“史传所叙人物史料的真假、史传所叙人物的方法、史传人物历史选择的...
关键词:《屈原列传》 历史真实 太史公变调 人格理想 
陈继儒狂狷美学思想的内涵与意义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年第6期4-8,共5页司保峰 王汝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古代诗学形式批评范畴与批评意识研究”(20YJC75102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晚明最为著名的艺术家,以隐士自居的陈继儒,常被后人视为隐士文化的代表。但如详细考察陈继儒的精神世界,可发见其不仅有闲适的生活美学追求,更有着对古代狂狷精神的承继和发扬。陈继儒自诩“为千古后生酿成猖狂笔端”,可谓其人生...
关键词:陈继儒 狂狷 人格理想 
陈宝琛家族书画收藏考
《中国书画》2024年第4期36-88,共53页李文琪 
古代文人经常将书画收藏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画成为官僚或知识阶层互相交往、记游、消费、圈子延兴的重要纽带或道具,并带有强烈的官员世家的“专有性”或“垄断性”,由此亦可见书画再现历史瞬间与永久的文化意义。晚清重臣...
关键词:陈宝琛 文人雅士 书画收藏 人格理想 书画作品 四君子 知识阶层 古代文人 
儒家的人格理想与时代新人的培育研究
《品位·经典》2024年第8期23-25,共3页肖玲 
安徽三联学院2024年度校级思想政治能力提升一般项目“儒家的人格理想与时代新人的培育研究”(SZYB2024003)。
儒家传统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正以其历史超越性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对《论语》和《大学》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发现蕴含其中的对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的要求,以及对个人品格提升和道德规范遵循的重视。随...
关键词:人格理想 时代新人 个体品格 
西方现代人格理想的追寻与构建——从哈姆雷特到浮士德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08-111,共4页刘志强 鲍俊琴 
人的发现,人的个性发展与完善一直是西方文学关注的话题。从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现”到18世纪启蒙时代主体性的人的觉醒和探索实践无不是伟大的文学家们对时代做出的回应和反思。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歌德笔下的人物形象以及歌德...
关键词:人的发现 主体意识的觉醒 审美主体 现代冒险主体 
从人性论到人生哲学——《淮南子》的观点、修养方法与人格理想
《理论观察》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刘知明 
中国汉代经典文献《淮南子》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从《淮南子》的文本出发,首先,深入研究了《淮南子》对人性的理解。其次,深入探讨《淮南子》中的理想人格观,并逐一对圣人、真人和至人三种不同境界的理想人格进行分析。圣人注重内...
关键词:《淮南子》 人生哲学 人性论 
庄子人格理想及其对新时代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启示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68-74,共7页刘玮玮 任家颖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项目”(2020FR005)。
对于人格理想,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反对束缚的至真人格和淡然无极、不离于真的至美人格。庄子的人格理想对于审美人格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它开拓了至真至美的最高境界,确立了独特的处世思路,提供了人的本质异化的解决路径。庄子对...
关键词:庄子 人格理想 新时代 大学生 审美人格 
士大夫化的维摩居士:佛教中国化的一个侧影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221-221,共1页杨吉华 
作为佛教中国化的一个侧影,士大夫化的维摩居士形象从儒佛冲突的调和、佛道精神的沟通和佛教自身的变革3个层面呈现了佛教中国化的内在可能性逻辑,其入世修行、逍遥应世、道德自救等行为方式对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处世心态、人格理想...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 儒佛冲突 中国古代文人 人格理想 佛道 逍遥 艺术创作 维摩居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