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批判》

作品数:45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文学武靳丛林孙晶黄建生纪维周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争鸣》《小说月刊(下半月)》《文史博览》《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鲁迅批判》的出版
《老人世界》2024年第8期19-19,共1页杨兴文 
李长之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他读书时,喜欢分析研究著名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并以此撰写评论文章。李长之在撰写长篇系列评论《鲁迅批判》时,破天荒地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辨析鲁迅的思想性格,并由精神人格解读他...
关键词:无产阶级文学 文艺大众化 左翼文艺 思想性格 李长之 精神人格 现代作家 文学评论家 
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李长之
《南方文坛》2023年第6期116-121,共6页文学武 何梦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域外思想资源整理与研究(1907—1949)”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1&ZD258。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李长之无疑是个性最为鲜明、命运最为多舛的批评家之一。这位极有天分的批评家,还在青年时代就写出了《鲁迅批判》一书,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留下了不同凡响的贡献。稍后撰写的《苦雾集》《梦雨集》《迎中国的文...
关键词:中国的文艺复兴 李长之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现代文学批评史 《鲁迅批判》 批评家 李白 道教徒 
以理性温情审视故国心史的流转 《中国传统政治检讨》漫笔
《阅读与成才》2023年第5期153-154,共2页刘笑天 
阅读《中国传统政治检讨》首先关注的是“检讨”这一词语,它让人莫名联想起李长之先生那一册篇幅短小的扛鼎之作《鲁迅批判》。“批判”的意义按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即为“分析判别”,然而却被人为地进行了啼笑皆非的曲解,给李先生...
关键词:扛鼎之作 李长之 《鲁迅批判》 文体自觉 学术语言 中国传统政治 生命张力 心史 
从《鲁迅批判》到《鲁迅全集》——鲁迅研究史与鲁迅全集编纂被引量:1
《中国出版史研究》2023年第3期42-50,共9页於璐 
中共四大研究中心2022年度课题“红色文化资源的海外接受与研究”(2022ZGSD006);2023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郭沫若研究)项目“郭沫若的浪漫主义与民族国家想象研究”(GY2023C10)的阶段性成果。
李长之的《鲁迅批判》是较早对鲁迅进行系统性研究的专著,1938年版《鲁迅全集》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全集,它们是在左翼对鲁迅的社会学意义加以张扬和自由知识分子对鲁迅价值进行质疑的历史背景中面世的。两者共同合力在社...
关键词:《鲁迅批判》 《鲁迅全集》 鲁迅形象 
“距离”美学中国化早期的批评实践——李长之的《鲁迅批判》被引量:1
《贵州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52-58,共7页刘绍瑾 孟易桦 
李长之的《鲁迅批判》以“距离”为核心观念对鲁迅性格中的诗人特质与其创作中的“纯艺术”作品做了精彩的阐发和论析,是“距离”美学思想应用于实际批评的最初尝试。分析《鲁迅批判》中体现出来的“距离”美学思想,不仅对研究基础极为...
关键词:李长之 距离说 鲁迅 批评实践 
从启蒙运动到文艺复兴——论李长之关于中国文艺复兴道路的理论设计与探索
《文艺争鸣》2022年第10期46-51,共6页文学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域外思想资源整理与研究(1907—1949)”(项目批准号:21&ZD258)的阶段性成果
李长之最初是以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在中国文坛出现的,他学生时代所写的《鲁迅批判》一书奠定了批评家的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发展,李长之思考的重心有所变化,特别是随着抗战的爆发,他的民族意识空前强化,对中国文化生存面临的危机...
关键词:李长之 文学批评家 文艺复兴 《鲁迅批判》 民族意识 设计与探索 启蒙运动 
吉村永吉译介李长之《鲁迅批判》考论被引量:1
《鲁迅研究月刊》2022年第8期30-46,68,共18页蒋永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域外鲁迅传播和研究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1909-2019)”(20&ZD339)阶段性成果。
中国第一本系统研究鲁迅的著作《鲁迅批判》,在出版的当年就被吉村永吉译介到日本。吉村译介文的框架结构、观点内容和引文大都出自原著,只是按照译介者的理解进行了缩减、调整和评价。译介文中鲁迅作品的引文和李长之著作中的引文分布...
关键词:《鲁迅批判》 译介文 变异 媒触 
论现代作家“青年”时期的鲁迅观——以李长之为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75-84,共10页李璐 
李长之在"青年"时期创作的《鲁迅批判》中,反复强调自己的"青年"身份与"青年"立场,与萧红、胡风、聂绀弩、萧军等文学青年的鲁迅观一道,展现了鲁迅同时代的青年作家对于鲁迅的接受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李长之生活的20世纪初叶的政治文...
关键词:现代作家 青年时期 鲁迅 李长之 《鲁迅批判》 《新青年》 
李长之《鲁迅批判》的版本问题被引量:1
《鲁迅研究月刊》2021年第4期55-65,共11页彭林祥 李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异文汇校、集成及文本演变史研究”(17ZDA279)阶段性成果。
李长之的《鲁迅批判》作为第一部对鲁迅其人其文进行系统研读与批评的著作,"开辟了鲁迅研究领域的学理化道路,象征着鲁迅研究界学理精神的勃兴"①,是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领域中引用率极高的著作之一。迄今为止,《鲁迅批判》历经初刊本、...
关键词:鲁迅研究 李长之 新时期以来 《鲁迅批判》 初版本 初刊本 引用率 学理化 
鲁迅认可的《鲁迅批判》
《文史博览》2021年第1期24-25,共2页杨兴文 
李长之(1910-1978,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在清华大学哲学系读书时,热衷于分析研究著名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且撰写评论文章。鲁迅:支持批评,亲自订正李长之1935年主编《益世报》文艺副刊,写长篇系列评论《鲁迅批判》的时候,破天荒地用精...
关键词:思想性格 李长之 精神人格 《益世报》 文学评论家 文艺副刊 系列评论 叛逆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