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证据规定》

作品数:58被引量:15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榕陈如超纪格非杨小利张卫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争议解决》《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人民司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新《民事证据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中书证制度的思考
《天津人大》2023年第9期40-42,共3页王殿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律师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律师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律师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2023年是律师行业发挥专业优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决策部署,...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 律师行业 现代化大都市 根本遵循 理解与适用 决策部署 习近平同志 贯彻落实 
论限制自认——以《民事证据规定》第7条为对象的研究被引量:4
《清华法学》2023年第4期74-91,共18页纪格非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事司法程序前沿问题研究”(20AZD118)的阶段性成果。
限制自认在我国本土化过程中的困境与我国诉讼制度的痼疾有关,而《民事证据规定》第7条的出现则放大了原有的问题。比较法上限制自认的不同应对思路并不存在本质冲突。我国实务对于《民事证据规定》第7条的解释模糊了证明责任与自由心...
关键词:自认 限制自认 证明责任 辩论原则 自由心证 
新《民事证据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楚天法治》2023年第14期145-147,共3页何珊珊 
新修订的《民事证据规定》与2001年《民事证据规定》相比大有不同.《民事证据规定》立足于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旨在加强法官的自由心证,加强法院的诉讼监督,它所确立的有关规则和制度,不仅会影响法院的审理方式,也会对当事人的诉讼方式产...
关键词:民事诉讼 证据 民事审判 
民间借贷诉讼中的限制自认研究——以《民事证据规定》第7条的适用为中心被引量:2
《证据科学》2023年第2期202-216,共15页羊芙蓉 
民间借贷诉讼中的限制自认可分为部分自认和附条件自认两大类,后者又包括附加独立的攻击防御方法、附加否认陈述、附加其他相关事实三类具体形态。对既有规范和实践的考察表明,限制自认与相关制度如抗辩、附理由否认、先行自认之间的关...
关键词:民事证据规定 限制自认 民间借贷 自认可分性 证明责任 
论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制度的革新与完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年第8期54-57,共4页卢昭宇 张心怡 
2019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对2001年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改,并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民事证据规定》完善了我国民事证据制度,也为民...
关键词:证人作证制度 新《民事证据规定》 革新 完善 
新《民事证据规定》中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审查判断研究--以微信聊天记录电子数据为视角被引量:1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2年第8期185-189,共5页李桂霞 庞宇培 
2020年度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民法典背景下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协调与完善”(2020YJSS198)。
作为常见的即时聊天通讯工具,微信上的聊天内容会以电子形式存储下来。根据新《民事证据规定》第十四条的内容,微信聊天记录属于电子数据范畴下“即时通讯”的典型证据,也是当前诉讼案件中被频繁提及和使用的即时通讯类电子证据。然而,...
关键词:微信聊天记录 电子数据 民事证据规定 真实性审查 
论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证据的真实性——基于新《民事证据规定》的分析
《争议解决》2022年第4期977-984,共8页刘婧 
电子数据证据近年来在民事诉讼中大量出现,电子数据证据的真实性是使其被法庭采纳的第一道门槛,但实务中存在使用电子数据证据的复制件来审查其真实性的问题,同时也存在认为电子数据证据本身真实性不足的偏见,造成很多电子数据证据由于...
关键词:电子数据 电子证据 真实性 民事诉讼 
虚假鉴定责任追究的实践障碍与政策建议——以新《民事证据规定》第三十三条虚假鉴定责任为视角
《中国司法鉴定》2022年第2期1-7,共7页王桂玥 张海东 
吉林师范大学博士启动项目(2013004)。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修正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三条增加了虚假鉴定责任追究制度规定,旨在威慑司法鉴定社会化改革中虚假鉴定频发的现象,以期提高司法鉴定为法庭服务的质量。对鉴定人加强诉讼约束是各国司法实践的必然...
关键词:虚假鉴定 错误鉴定 责任追究 
限制自认的类型化分析—《民事证据规定》第7条的理论阐释被引量:5
《证据科学》2022年第2期145-158,共14页陈国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事司法程序前沿问题研究”(20AZD118);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CSC202107070009)。
《民事证据规定》第7条适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判断限制自认能否构成自认。因为限制自认的实践形态多样,所以《民事证据规定》第7条的理论阐释应采用类型化分析的方式。限制自认成立自认须得满足自认成立要件中的不利益性要求,此不利益性...
关键词:民事证据规定 限制自认 部分自认 附理由的否认 证明责任 
我国拟制自认制度的反思与完善——基于新《民事证据规定》第四条的思考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37-41,49,共6页李雨桐 谢文哲 
新《民事证据规定》对自认制度进行了完善,但对拟制自认制度没有细致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民事诉讼模式转型尚未完成、拟制自认类型单一、适用场域不明确、法官释明无严格限制等问题。因此,应结合现有诉讼制度和司法实际,在借鉴域外...
关键词:拟制自认 自认制度 新《民事证据规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