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僧祗律》

作品数:11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龙延学诚余志新曹小云张涌泉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佛教协会复旦大学合肥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佛学研究》《古籍研究》《法音》《文教资料》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摩诃僧祗律》中的“VP不”疑问句
《文教资料》2020年第4期1-3,共3页陆恒 
东晋译经《摩诃僧祇律》中的"VP不"疑问句涵盖正反问句和是非问句两大类型,其中"VP不"正反问句数量庞大,反映出它的历史地位和时代特征。部分"VP不"正反问句句末的"不"字开始虚化,转变为是非问句,体现为三种:一是表否定的句子;二是带表...
关键词:《摩诃僧祗律》 “VP不”疑问句 正反问句 是非问句 虚化 
敦煌本《摩诃僧祇律》残卷缀合研究被引量:3
《敦煌学辑刊》2018年第2期82-102,共21页张涌泉 刘丹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敦煌残卷缀合研究”(14AZS001);浙江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项目
经由对已公布的敦煌文献图版的普查,我们共发现《摩诃僧祇律》写卷87号、《摩诃僧祇大比丘戒本》写卷3号、《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写卷4号。其中不少残片本出自同一写卷,后经撕裂而分离为数号。本文通过对前人缀合工作的总结及对现有写...
关键词:敦煌文献 《摩诃僧祗律》 残卷 缀合 
法显大师对当今佛教的启迪--在纪念法显西渡斯里兰卡16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基调发言
《佛学研究》2011年第1期6-10,共5页学诚 
1600年前,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在天竺停留漫长而又短暂的八年之后(公元402—409年),孤身一人搭乘商船,经过十四天的海上航行,自东天竺到达了师子国(即今斯里兰卡)。在这里,这位老人又花了两年的光阴,抄得四部佛教梵文经书《...
关键词:斯里兰卡 学术研讨会 佛教 法显 《摩诃僧祗律》 基调 纪念 大师 
法显大师对当今佛教的启迪——在纪念法显西渡斯里兰卡16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基调发言被引量:2
《法音》2010年第10期6-9,共4页学诚 
1600年前.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在天竺停留漫长而又短暂的八年之后(402—409),孤身一人搭乘商船.经过十四天的海上航行.自东天竺到达了师子国(即今斯里兰卡)。在这里.这位老人又花了两年的光阴.抄得四部佛教梵文经书《长阿含...
关键词:斯里兰卡 学术研讨会 佛教 法显 《摩诃僧祗律》 基调 纪念 大师 
承担“正法久住”的责任,践行“广度众生”的使命
《佛学研究》2010年第1期I0002-I0003,共2页
佛陀出现于世间,建立僧团,说法度生,将圆满的功德化现于八十年的一生,将历劫的誓愿印在恒河两岸的足迹上。《摩诃僧祗律》记载佛陀制戒的“十事利益”,最后则是“正法得久住,为诸天人开甘露施门故”;《法华经》则以“欲令众生开...
关键词:《摩诃僧祗律》 责任 《法华经》 佛陀 法度 开示 
《摩诃僧祇律》的语料价值被引量:3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8期107-111,共5页曹小云 余志新 
东晋汉译佛经《摩诃僧祇律》中有许多反映当时俗语或口语的词语,可以补正大型语文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以及始见书证等方面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摩诃僧祗律》 新词 新义 《汉语大词典》 
《摩诃僧祇律》与《四分律》记述故事之比较被引量:1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52-57,共6页龙延 
律藏中的广律因为是因事制戒,所以保留了许多佛教故事,但目前学界尚较少注意。本文以《摩诃僧律》与《四分律》为例,重点介绍了其中一些精彩故事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比较了这两部律藏中记述故事的异同之处,并简单分析了其原因。
关键词:《摩诃僧祗律》 《四分律》 广律 比较文学 佛教故事 律藏 
康熙年间南京经书《摩诃僧祗律》
《浙江佛教》2003年第2期95-95,共1页
关键词:康熙 南京市 经书 《摩诃僧祗律》 道光年间 印刻本 
《摩诃僧祗律》中的训释性语句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B12期13-14,共2页刘素燕 
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翻译的《摩诃僧祗律》主要介绍各种戒律制定的缘由、经过,作为佛家“律法”,其语言与经、论不同——其中所用语词有大量训释。文中主要对其中训释性语句的释义作用作一个简单分析,以揭示《摩诃僧祗律》对佛经语...
关键词:《摩诃僧祗律》 训释性语句 戒律 佛经 佛教 
《摩诃僧祇律》与《四分律》记述故事之比较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21-23,64,共4页龙延 
律藏中的广律因为是因事制戒,所以保留了许多佛教故事,但目前学界尚较少注意。文章以《摩诃僧祗律》与《四分律》为例,重点介绍了其中一些精彩故事,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比较了这两部律藏中记述故事的异同之处,并简单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摩诃僧祗律》 《四分律》 佛教故事 文学性 叙事文学 广律 中国 古代文学 律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