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形态

作品数:80被引量:25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劳承万赵致琢杨灿明田毅鹏齐大路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湛江师范学院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美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中西异质文化中之美学学科形态问题——兼评牟宗三“真善美”合一说被引量:1
《中国美学研究》2015年第1期1-31,共31页劳承万 
西方文化日'造物塑型'文化,这是西方人在理论与实践上改造世界的主要方式,故有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之产生。黑格尔则称之为'古希腊精神'(雕刻家把石头雕成艺术品之三联式过程)。西方之真善美三分一体结构皆体现于'造物塑型'之'物'上,故...
关键词:真善美 分别说 合一说 乐学 
“诗-礼-乐”与美学学科形态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4期4-14,共11页劳承万 戚锰 
美学是西方文化的学科,且从属其哲学体系,曰:"哲学之美学";在中土文化中没有此等学科,因中西文化属异质文化,故既无此等哲学,更无此等美学。若在观念形态之对应性上寻求,那只有礼乐文化中之"乐"学。西方美学成为一门对峙于逻辑学的学科...
关键词:诗礼乐 学科形态 独体 联体 
中国美学学科形态的新探索——评劳承万《中国古代美学(乐学)形态论》被引量:1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43-45,共3页郜东星 
中国美学学科形态的建立是一个去西方化的过程,去西方化是去发现中国有没有对应于西方美学的东西,劳承万在《中国古代美学(乐学)形态论》一书中指出,在中国没有西方式的美学,只有"礼—乐"文化精神中之"乐学","乐"是中国人的精神庇护所,...
关键词:乐学 学科形态 中国美学 劳承万 
真善美之“分别说”与“合一说”——牟宗三对美学学科形态的新思考被引量:1
《学术月刊》2009年第12期85-89,共5页劳承万 
牟宗三在20世纪后期以一人之力翻译完康德"三大批判"之后,又以耄耋之年深入地研究康德"第三批判",并撰写长篇商榷文章,成为当代独一无二的"第三批判"研究专家。牟氏认为康德用"反省判断力"(审美判断力)去沟通"自然——自由"(真—善)两界...
关键词:反省判断力 自然 自由 分别说 合一说 
康德“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先验体系中的构架性意义——兼论美学学科的道德形上形态被引量:4
《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129-139,共11页劳承万 
"美是道德的象征",是康德在第三批判中提出的新的美学定义或命题,其实就是美学学科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第三批判由"美学—目的论"二重结构组合起来,其组合的内部线索,许多专家感到难以理解与把握。其实,康德在三大批判中设计的两套原...
关键词:美是道德的象征 学科形态 感性 超感性 道德目的论 
美学的学科形态与框架范式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2-12,共11页李赣 劳承万 
美学学科的形态及其框架范式是怎样的?长期以来我们都没有认真进行过清理与反思,缺乏清晰的"形态"意识与"框架范式"意识,其结果必然导至学科理论探索的非规范性与混乱局面。本文以通观西方认识论哲学传统与中国心性哲学传统为契机,溯源...
关键词:学科形态 框架范式 诗性智慧 理性思辩 
从生存——实践论哲学看中国古代美学
《西北美术》2004年第3期12-13,共2页徐碧辉 
一、美学的困境 众所周知,作为学科形态的美学是从西方传入的。换言之美学这门学科生长于西方的知识论传统之中,在它建立的时候它也是作为一门知识论学科去建立的。但是.这种以知识论方式的建立的美学学科在界定自己的研究对象制却...
关键词:中国古代美学 实践论 社会经济发展 学科形态 哲学 知识论 美学学科 数量关系 运动关系 个人生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