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诗》

作品数:43被引量:6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启成王长华王云路谭德兴房瑞丽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史哲》《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管子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莽迁都洛阳刍议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2-17,共6页王丁诺 
西汉建立初期曾短暂定都洛阳。复杂的政治环境,使得刘邦迁都长安。此后,洛阳被继任的汉朝统治者认为是一座较大的城邑,仅因武库、敖仓在这一地区而显得相对重要。直到西汉中后期,翼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汉家礼制问题,向汉元帝建议迁都洛阳...
关键词:王莽 洛阳 迁都 《齐诗》 
改制与革命——汉代《齐诗》学兴废考论被引量: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31-43,共13页曹建国 唐艺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纬书文献校补与研究"(17BZW016);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诗纬>整理与研究"(14YJA75100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资助项目"中国古代文体论概念史研究"(15JJD75004)
在汉代今文三家《诗》学中,学界于《齐诗》用力最勤。关于《齐诗》的议题也最多,然而无论是《齐诗》和谶纬关系,还是《齐诗》的兴衰亡佚之缘由,都有重新讨论之必要。实则在汉代《诗》学派别中,《齐诗》最具"革命"之精神。它最先主动接...
关键词:《齐诗》 谶纬 改制 革命 兴废 
伏恭与东汉《齐诗》的发展及传播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74-77,共4页庞鸿志 
东汉常山太守伏恭在常山郡兴教化,传授家学《齐诗》,影响深远。伏恭出身文化世家,又身处今文经衰落而古文经崛起的重要时期。他结合自身为官与教授的经历,对其父所作的九篇《解说》进行删修,力图恢复《齐诗》的本来面目。其举措使得伏...
关键词:伏恭 伏氏《齐诗》 常山郡 
清代阮元的三家《诗》研究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刘伟 
阮元的《三家诗补遗》是清代较早的三家《诗》学著作,其主要贡献有两点,一是在王应麟《诗考》的基础上多有补充,二是提供了关于三家《诗》派别划分的诸多方法,尽管这些方法多存在着逻辑上的漏洞,但给后来的三家《诗》研究提供了诸多借鉴。
关键词:阮元 三家《诗》 《诗考》 诗派 《鲁诗》 《韩诗》 《齐诗》 《三家诗补遗》 
西汉宣元时期萧望之、匡衡诗学研究
《衡水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59-62,共4页冯倩 
《齐诗》以解说阴阳在西汉《诗》学传统中独树一帜,萧望之和匡衡两位解诗学者将阴阳灾异说配合《诗经》探论君臣之道,迎合政治需要,将《诗经》解说附予匡扶国政的经学意味。二人因才华、政见得到皇帝赏识而官居重位,从侧面对宣帝和元帝...
关键词:萧望之 匡衡 诗学 《诗经》 《齐诗》 阴阳灾异说 
名将马援为何死不瞑目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4年第8期52-53,共2页洛伊 
东汉名将马援年少而有大志,已经做官的哥哥们便请名师教他学习《齐诗》,将来好入朝做官。但马援志不在此,提出要去边郡种田放牧。这虽然与哥哥们为他设计好的人生之路迥异,好在哥哥们比较开明,答应了他。可还没等他动身,大哥就去...
关键词:马援 《齐诗》 做官 
《齐诗》学与汉代政治之关系考论——兼论《齐诗》与谶纬神学之关系
《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5期133-138,共6页钱万成 王确 
《齐诗》学因其与西汉政权、政治保持了密切的关系而成为一时显学。它以儒家经典《诗》为阐释对象,在其诗学理论构建中着重为现实政权服务,以汉政权为"天命"正统,从政治、伦理关系的构建和维系方面对帝王专制和大一统政权的维护,对于解...
关键词:《齐诗》学 汉代政治 谶纬 
《齐诗》、《鲁诗》亡佚时间再辨被引量:4
《文学遗产》2012年第4期155-156,共2页房瑞丽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清代三家<诗>学研究"(20110491816)成果之一
齐、鲁、韩三家《诗》在两汉时期盛极一时,然而由于主客观等各方面的原因,至陆德明著录《经典释文》时,除“韩诗》外,其他两家均已亡佚。关于《齐诗》、《鲁诗》亡佚的时间,陆著云:“《齐诗》久亡,《鲁诗》不过江东,《韩诗》虽...
关键词:《齐诗》 《鲁诗》 亡佚 时间 《经典释文》 《韩诗》 三家《诗》 两汉时期 
《诗古微》对《齐诗》四始五际的发明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78-81,共4页黄开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公羊学发展史"(07BZX033)的阶段性成果
在《诗古微》中,魏源发明四始说,基本上不引《齐诗》之说,这与三家诗的四始说的内容不同有一定关系。但是,魏源并不否定《齐诗》的四始说,只是与五际联系在一起相发明的。四始五际强调的是革命一说,这是魏源四始五际说的要害与实质,也...
关键词:诗古微 齐诗 四始五际 革命 
封龙书院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封龙书院是河北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坐落在封龙山中,现已在原址上进行了复建,书院为三门四合院,建筑以书院最为鼎盛的宋元时期风格为主。据《后汉书·伏恭传》记载:迁常山太守,敦修学校,教授不辍,并注解《齐诗》。同一时期,汉...
关键词:书院 宋元时期 《齐诗》 启蒙老师 封龙山 四合院 后汉书 鼎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