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巨变》

作品数:408被引量:26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曾金华刘起林萨支山张卫中范家进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山乡巨变》图像阐释的艺术在场性
《文学评论》2023年第1期136-145,共10页卓今 
图像艺术对文学经典的二度创作具有建构性阐释与澄明性阐释的意义。图像艺术的展览、收藏、再版等艺术活动和经济活动,又使文学原作品以纯形式的方式持存。环绕和穿插于文学原文本的连环画、木刻属于“副文本”,作为视觉艺术的“副文本...
关键词:图像阐释 周立波 《山乡巨变》 李桦版画 贺友直连环画 
“社会主义风景”的文学表征及其历史意味——从《山乡巨变》谈起被引量:8
《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161-169,共9页朱羽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是农业合作化文学中以描绘美景、民俗见长的小说。如果说文学中的"风景"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认识装置的产物,那么如何看待《山乡巨变》中所展示的"社会主义风景"?本文尝试在"观察"这一"写实主义"机制中思考"风景"的...
关键词:《山乡巨变》 社会主义实践 说文学 风景 历史 意味 表征 生活世界 
文学本土化的深层探索者——论周立波的文学成就及文学史意义被引量:11
《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188-193,共6页贺仲明 
脱胎于西方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新文学欲实现充分的成熟和独立,必须经历本土化的蜕变过程。由于多方面原因的限制,乡土文学的本土化过程一直比较艰难和缓慢。以独特的生活和文学经历为基础,周立波对文学本土化进行了深层的探索,他深入...
关键词:周立波 文学成就 文学史意义 乡村生活 《山乡巨变》 乡村世界 深层文化 小说形式 质朴自然 《暴风骤雨》 
试论五十至七十年代“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以《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为中心被引量:57
《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117-124,共8页萨支山 
以“农村题材”作为分类方式来描述50至70年代的中国小说,揭示这一时期的创作与批评如何通过文学想象建立现实的意义秩序,并建立起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范式。该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在《三里湾》、《山乡巨变》、《创...
关键词:农村题材 《创业史》 长篇小说 文学想象 当代文学史 中国小说 故事 七十年 范式 范畴 
读《山乡巨变》续篇被引量:1
《文学评论》1960年第5期28-36,共9页朱寨 
一如果说《山乡巨变》正篇(为下简称《正篇》).主要反映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的革命风暴,在农村各阶层人们中间引起的复杂、深刻的变动,那么《山乡巨变》续编(以下简称《续篇》)所反映的,主要是基本实现了合作化以后,在新的人民内部...
关键词:农业合作化运动 发展变化 农村生活 山乡 描写 巨变 劳动 集体 革命 气氛 
谈《山乡巨变》及其它被引量:6
《文学评论》1959年第4期39-51,共13页朱寨 
一周立波同志在《山乡巨变》里创造了一个湖南乡土气息浓厚的山村,山村里散布着不同式样的家庭,生活着各样的人物。合作化运动把人们的生活带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互相,内内外外,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斗争。就表现在这个山村生活的丰富和...
关键词:合作化运动 周立波 作者 山乡 生活环境 作品 家庭 斗争 面糊 作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