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租院》

作品数:107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幼云李占阳李延刘三平张念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华北理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再论《收租院》群雕原作的中国民间泥塑造型语言
《艺术评论》2021年第5期119-131,共13页王文娟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建国初期西南地区雕塑的中西文化转义研究(50—60年代)”(项目编号:19SKGH123)成果。
由于《收租院》群雕版本一和版本六的信息在展览传播中存在混淆,导致版本一的史料错误和研究的失真。本文通过两个版本的比较研究,对版本一中的中国民间泥塑造型语言的存在、出处、特点和价值等进行论证。
关键词:《收租院》 姜全贵 中国民间泥塑造型语言 
说不尽的《收租院》——《收租院》的当代审美价值被引量:2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0年第10期32-36,共5页刘三平 
大型雕塑《收租院》作为中国美术的典范作品,多年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评论界对它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也形成了颇多有争议的观点。本文在概述这些主要观点的同时,探讨了如何认识《收租院》的当代审美价值的问题,并对它未来的境遇提出设想。
关键词:收租院 审美价值 当代 
从《收租院》到《辉煌中国》浅析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被引量:1
《新闻传播》2018年第16期48-49,共2页廖云 曾利 
中国电视纪录片自1958年我国电视事业诞生起,从早期的纪录电影母体中逐渐独立出来,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纪录片发展道路。本文以《收租院》和《辉煌中国》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电视纪录片为例,对比分析中国电视纪...
关键词:《收租院》 《辉煌中国》 创作理念 创作手法 发展 
读者之音
《文史精华》2018年第13期72-72,共1页
赖玉冰(辽宁读者):贵刊2018年6月(下)《刘文彩及其庄园》一文中提到了大型雕塑《收租院》,关于这组引人注目的艺术精品能否再作些介绍?编辑部:经了解与查阅,《收租院》是中国现代大型泥塑群像。1965年6月至10月,由四川美术学...
关键词:读者 四川美术学院 《收租院》 艺术精品 中国现代 集体创作 民间艺人 刘文彩 
十年一路走来——改革开放40周年暨武汉美术馆新址落成10周年
《武汉宣传》2018年第12期I0001-I0004,共4页
时光荏苒,我们迎来了武汉美术馆新址落成第十个年头。武汉美术馆成立于1986年,原馆在老武汉展览馆东侧泥塑《收租院》陈列馆的基础上改建而成,2008年武汉美术馆迁至汉口繁华的中心,新馆位于汉口南京路、黄石路与中山大道交汇处原“金城...
关键词:美术馆 武汉 改革开放 金城银行 建筑外观 《收租院》 内部结构 科学设计 
从《收租院》著作权登记谈公共雕塑著作权问题被引量:1
《雕塑》2018年第2期86-88,共3页陈培一 谭云 
2017年12月10日,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办,四川省雕塑协会承办的“从《收租院》著作权登记谈公共雕塑著作权”研讨会,在成都市大邑安仁镇建川博物馆聚落成功举办。研讨会得到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国际版权交...
关键词:著作权问题 《收租院》 雕塑家 成都市 交易中心 四川省 联合会 艺术界 
关于大型泥塑《收租院》原作著作权与相关问题的公开信
《雕塑》2018年第2期89-90,共2页
我们是大型泥塑《收租院》作品14位原创作者中健在的8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条规,在曾经纠缠不清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著作权“保护期于首次发表后五十年的2015年10月到期后,《收租院》健在原创作者8位授权四川...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收租院》 泥塑 公开信 作品著作权 原作 作者合作 版权保护 
艺术与历史的交汇:《收租院》及其后续艺术文本
《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3期185-187,共3页徐光福 
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中,《收租院》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艺术现象,它产生于特殊年代,是政治和艺术结合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后,经过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收租院》一度被人遗忘,但作为艺术的经典文本它再次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并一次次被再度演绎...
关键词:收租院 刘文彩 美术史 历史 
且看世间百态——李占洋非裸雕塑展
《山花》2017年第12期146-146,2-4+13-14+17-18+21-22+25-26+29-30+33-34+39-40+43-44+49-50+53-54+59-60+63-64+67+71+74+79-80+85-86+91-92+95-96+101-102+107-108+113-114+118+124+127-129+133-134+137-138+141-142+145,共1页王林 
如果要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寻一位厚积薄发、恣意而为的雕塑家,恐怕非李占洋莫属。在我的印象中,他是唯一在鲁美、中美和川美三大美院研习过雕塑并有最多作品创作的人。从做《丽都》开始,李占洋对场景雕塑就有相当的兴趣。中国场景雕塑最...
关键词:雕塑展 李占洋 中国当代艺术 《收租院》 作品创作 厚积薄发 雕塑家 场景 
关于具象雕塑的研究——以场景雕塑《收租院》为例被引量:4
《美术》2017年第10期132-133,共2页李占阳 
2016年度重庆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一般项目<关于具象雕塑的研究--以场景雕塑〈收租院〉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YB020
1949年以来,我国出现过很多具象写实的现实主义场景雕塑,绝大部分作品都建立在具有审美倾向性与制约力的现实主义基础上,如四川大邑县的《收租院》、重庆《歌乐山烈士墓》等作品就是其中典型。特殊时期的政治氛嘲造成了从属于社会判...
关键词:《收租院》 雕塑 场景 具象 集体主义精神 现实主义 审美取向 1949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