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之魂》

作品数:41被引量:7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符杰祥蒋骁华李昌玉高旭东李文革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理论研究》《邢台学院学报》《东岳论丛》《文艺生活(中旬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鲁迅《斯巴达之魂》的连环画改编
《上海鲁迅研究》2024年第3期178-186,共9页刘适南 
1979年与1981年分别为五四运动60周年与鲁迅诞辰100周年,中国连环画界曾在此时展开过一场声势浩大的鲁迅纪念活动,活动中一批鲁迅作品被改编为连环画,登上《连环画报》《富春江画报》等知名连环画刊物;多篇讨论鲁迅与连环画、木刻版画...
关键词:木刻版画 鲁迅作品 连环画 鲁迅纪念 富春江 五四运动 
“大仇斯复”的背后:《斯巴达之魂》文本生成考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82-191,共10页朱崇科 周楷棋 
鲁迅从作为晚清政治话语的复仇出发,以希波战争这一经典的“复仇范本”为母题,又在既有材源的基础上有侧重地突出彰显民族复仇色彩的战役节点,使《斯巴达之魂》不仅呼应拒俄运动,更暗含政治革命的意图,反映了近代大小两类民族主义思潮...
关键词:鲁迅 斯巴达之魂 复仇 材源 
政治小说的变容:希腊古史与近代东亚国族意识的构建
《文艺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141-151,共11页时嘉琪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全球史’书写与中国小说现代性的生成”[项目编号:XJ2024005201]的阶段性成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小说与儒教文化圈的史传文体融合而形成了史传体政治小说的亚文类。此类小说多以域外史事为背景,以小说的虚构技法补苴历史细节。日人矢野文雄的《经国美谈》及其中文译本、戏曲改编本,与鲁迅的《斯巴达之魂》是...
关键词:《经国美谈》 《斯巴达之魂》 “政治小说” 鲁迅 希腊古史 
从“独鹤与飞”到“译事之光”——鲁迅早期文学活动中的“呐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46-56,共11页刘克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现代文学地方路径起源的文史考证与学科建构研究”(21&ZD266)子课题“晚清民初学术地理与现代文学起源”的阶段性成果。
鲁迅早期文学活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留学日本时期和回国后的“沉默十年”。一般认为鲁迅早期文学活动是在其加入五四文学革命的准备阶段,这一观点大致成立,但忽略了鲁迅早期文学活动的重要性。其实,此时鲁迅已经开始其后一直延续的文...
关键词:鲁迅 早期文学活动 “呐喊” 《斯巴达之魂》 《摩罗诗力说》 
《斯巴达之魂》与史传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24年第3期55-61,共7页吴海洋 
鲁迅留日时期发表的《斯巴达之魂》一文历来在译/作上存在争议,双方观点虽然都言之成理,却忽视了中国文学与文章体系的关联,对文章观念与文体的考察.从文章学的视角考察《斯巴达之魂》一文,可知鲁迅是以"史传"的文章之法对斯巴达三百武...
关键词:鲁迅 《斯巴达之魂》 史传 文章学 
“降虏”:鲁迅的“奴隶”意识解
《现代中文学刊》2023年第5期52-58,共7页李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20世纪上半叶艺术宣言中的观念演变研究”(23BA028)阶段性成果
“奴隶”意识是鲁迅一生创作的重要出发点,而“降虏”是其“奴隶”意识的深层内涵。鲁迅南京求学期间的“骑马事件”激发了他的降虏意识,其早期创作《斯巴达之魂》显示了他与降虏身份的和解和进一步破除之道。“降虏”问题萦绕了鲁迅一...
关键词:鲁迅 《斯巴达之魂》 奴隶 降虏意识 
鲁迅《说■》的一则材源被引量:1
《上海鲁迅研究》2023年第1期191-198,共8页张宇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域外鲁迅传播和研究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1909—2019)”(项目编号20&ZD339)阶段性成果
1903年10月10日,浙江籍清国留日学生主办的杂志《浙江潮》第八期上刊载了署名为“自树”的《说■》一文,这篇文章旨在介绍元素镭的发现过程和基本知识,该文出自22岁的青年鲁迅(1881—1936)之手。《说■》与《斯巴达之魂》是鲁迅的“少作...
关键词:集外集 杨霁云 《斯巴达之魂》 留日学生 《浙江潮》 浙江籍 少作 
“鲁迅研究”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5期224-224,共1页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4期推出“鲁迅研究”专题。李冬木的《从“斯巴达”到“斯巴达之魂”--“斯巴达”话语建构中的梁启超与周树人》认为,不能把“斯巴达”仅仅看作周树人《斯巴达之魂》单篇作品中的孤立现象.而应将其视...
关键词:鲁迅研究 周树人 《斯巴达之魂》 话语建构 斯巴达 梁启超 吉林大学 国民性 
重写“斯巴达”——中美两部小说《斯巴达之魂》与《火之门》比较阅读
《小说评论》2022年第4期154-162,共9页符杰祥 徐寅忆 
一、一个故事,两种文本作为一种思想资源与精神原型,斯巴达三百勇士的传奇故事在中西历史与文学中曾被反复重写。从希罗多德、普鲁塔克、拜伦,再到梁启超、鲁迅等文史大家,东西方的文学书写在不同时代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与内涵。在近现代...
关键词:传奇故事 文言小说 文学书写 通俗小说 希罗多德 文学故事 普鲁塔克 精神原型 
从“斯巴达”到“斯巴达之魂”——“斯巴达”话语建构中的梁启超与周树人被引量:9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4期177-200,239,共25页李冬木 
鲁迅研究中的“斯巴达”问题,主要集中在对《斯巴达之魂》这篇作品的解析上:是“翻译”还是“创作”以及与此相关的近代文体问题的讨论等。其中,关于《斯巴达之魂》的材源问题,理所当然构成了这些讨论的前提却又并没有解决。对此,文章...
关键词:鲁迅研究 梁启超 周树人 《斯巴达小志》 《斯巴达之魂》 明治日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