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正音谱》

作品数:117被引量:5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闵永军宁希元徐子方刘淑丽俞为民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大学黄淮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正名·楔子·借宫:元杂剧体制与鬼神戏时空呈现
《戏曲研究》2024年第1期103-121,共19页张明明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重大项目“《元曲选》的域外传播影响研究与文献史料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23JDTCA076)阶段性成果。
元杂剧涉及神鬼题材者,较早见诸明宁献王朱权《太和正音谱》“杂剧十二科”中的“神仙道化”与“神头鬼面”。罗锦堂先生将之整合为道释剧与神怪剧,他认为“神仙道化”即包含佛、道两家的道释剧。其中释教剧有《西游记》《忍字记》《度...
关键词:神头鬼面 忍字记 《太和正音谱》 神仙道化 元杂剧 铁拐李 庄周梦 鬼神戏 
《琼林雅韵》与朱权戏曲创作考--兼论曲韵知行之分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22年第4期250-263,共14页陈艳林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全明戏曲》编纂与俗文学编目整理研究”(项目编号:20VJXT006)阶段性成果
宁王朱权(1378-1448)系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地大宁(今内蒙古一带),永乐元年(1403)改封南昌。别号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等,谥曰“献”,世称宁献王。朱权著有《臞仙文谱》《臞仙诗谱》等70余种作品,其中包括《太和正音...
关键词:戏曲创作 《太和正音谱》 曲韵 丹丘先生 朱权 戏曲论著 朱元璋 
昆曲制谱与曲会实践--戏曲审美的阶层区隔
《戏曲研究》2022年第4期106-122,共17页刘洋 
前言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借用赵孟頫的话对当时的杂剧从业者作出区分:杂剧,徘优所扮者,谓之娼戏,故曰勾栏。子昂赵先生曰:“良家子弟所扮杂剧,谓之行家生活;娼优所扮者,谓之戾家把戏。良人贵其耻,故扮者寡。今少矣,反以娼优扮者谓之...
关键词:《太和正音谱》 阶层区隔 赵孟頫 杂剧 戏曲审美 
声调曲谱与元刊杂剧校勘
《戏曲研究》2022年第3期318-339,共22页焦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元刊杂剧三十种》集校与研究”(项目编号:18XYY021)阶段性成果。
我国古代的曲谱主要有文字谱、声调谱、板眼谱、工尺谱四大类。声调谱是曲体韵文创作的声韵依据,它规定了曲的宫调、曲牌、平仄、韵脚、押韵情况、正格字数、句数、节奏、对仗、衬字、幺篇等诸多方面。最早的声调曲谱是明代宁王朱权的...
关键词:声调谱 元刊杂剧 《太和正音谱》 元杂剧 曲体 北曲 文字谱 简明清晰 
盐谷温《太和正音谱》排印本研究被引量:3
《戏曲研究》2018年第4期137-154,共18页杜雪 
盐谷温(1878-1962),号节山,是日本著名汉学家,戏曲俗文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出生于汉学世家,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德国、中国留学,受教于森槐南、叶德辉。后任东京大学教授,在中国戏曲小说研究领域成就斐然,在学术...
关键词:《太和正音谱》 盐谷温 王国维 内阁文库 《元曲选》 《词品》 
明杂剧文献论
《戏曲研究》2012年第3期339-358,共20页徐子方 
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明杂剧通论》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5DB099
文献乃一切研究之基本出发点。面对着数百年前流行于场上案头的明杂剧,欲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深入进行文本解剖和寓意阐释,文献梳理不可或缺。然迄今学术界虽在剧目整理。
关键词:杂剧创作 《太和正音谱》 远山堂剧品 杂剧作家 曲品 祁彪佳 贾仲明 戏曲创作 《录鬼簿》 杂剧作品 
吕天成《曲品》:戏曲审美与诗学批评的双重视域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04年第2期115-121,共7页王政 
中国古典曲论,从朱权《太和正音谱》那些对曲家剧作艺术风格审美化的比拟开始(诸如:花间美人、天风佩环、玉树临风、金瓶牡丹等等),一直到清代金圣叹、杨恩寿等人的"以文律曲",诗学批评的价值取向始终贯穿于戏曲审美的历史发展。乃至我...
关键词:诗学批评 吕天成 曲品 《太和正音谱》 元杂剧 曲家 曲论 双璧 以文 杨恩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