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通变》

作品数:33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傅修海王恩全刘红娟张丽华刘芹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学研究辑刊》《美与时代(美学)(下)》《语文学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律运周,日新其业——从《文心雕龙·通变》赞语看刘勰的“通变”说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94-99,共6页杨晓雨 
《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虑周的文学批评巨著,规模宏大,思虑万千,而其诸篇赞语则容易被忽视。《通变》是《文心》创作论中第四篇,其以《周易》之“通变”融入文学创作规律,使文学发展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通变》赞语以简短的四言八句将...
关键词:《文心雕龙》 赞语 通变 文学发展 
清代以来《文心雕龙·通变》研究文献考论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98-102,共5页张意培 
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2FZW007。
文章通过对清代以来《文心雕龙》译注本的考察,着重研究了纪昀、范文澜、周振甫、牟世金和陆侃如、黄侃、刘永济、马宏山、张长青和张会恩、童庆炳、黄叔琳等人对《文心雕龙·通变》篇所作的解读,对于其中一些观点不一致、不明晰之处进...
关键词:《文心雕龙》 通变 刘勰 当代文学 
通变与通-变:《文心雕龙·通变》篇观念阐释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8期106-109,122,共5页殷兰心 殷学国 
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中国特色文论体系研究(20STA027);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2021KYZZ02163)。
《文心雕龙》“通变”说与《易·系辞传》“通变”观的关系,关乎对“通变”说的内涵理解和评价问题。文章史视域中的“通变”展现为宗经与“酌于新声”的矛盾,背后则体现了文章演化的历史悖论:文化的昌明基于时代的文化需求动力,而文章...
关键词:刘勰 《文学雕龙》 通变 求似 
《文心雕龙·通变》“五家如一”平议
《语文学刊》2023年第2期18-27,共10页高宏洲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M581033)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界对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篇所举汉赋“五家如一”的例子是褒义还是贬义,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通过梳理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褒义派占主流,之后持贬义的学者逐渐增多,对褒义派形成了挑战。相比较而言,褒义派更合理。这可以从...
关键词:文心雕龙 通变 五家如一 褒义 贬义 
三论《文心雕龙·通变》“相循参伍,因革通变”文本分析与通变观 ——兼答《“相循参伍,因革通变”释读商榷》
《语文学刊》2022年第4期29-37,共9页蔡鑫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心雕龙》汇释及百年‘龙学’学案”(17ZDA253)阶段性研究成果。
对“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的断句作了进一步确认。《物色》“莫不参伍以相(变)[循],因革以为功”是这一断句的佐证,还是本证。“因革通变”虽然与“相循参伍”在句中位置相同,但内部结构不同。前者为并列结构,后者为偏正结构...
关键词:《文心雕龙·通变》 相循(继承) 变革(创新) 因革通变 
《文心雕龙·通变》文术论发微被引量:1
《语文学刊》2020年第4期6-10,共5页张丽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心雕龙》汇释及百年‘龙学’学案”(17ZDA253);内蒙古师范大学“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项目立项资助“《文心雕龙》之文章学研究”(RCPY-2-2012-K-006)阶段性成果。
《通变》篇论述的对象是创作活动中的"文辞气力",关乎文章的语言形式与艺术风格。反对循环相因,倡导积极变革,是《通变》篇立论的理论基础;在还宗经诰的同时师范汉代篇籍,参酌近代新声,贯通古今,是实现"文辞气力"之变的途径;"斟酌乎质...
关键词:文心雕龙 通变 文术论 文辞气力 艺术风格 
论刘勰的文学通变观:《文心雕龙·通变》再探
《文学教育》2018年第31期124-125,共2页徐素平 
刘勰通变论针对的是现实文坛的绮靡之风,具体指向文学创作中"文辞气力"的通变,涉及个体创作、时代文学与历代文学。个体文章"文辞气力"的通变,依赖时代文学的新声、历代文学的法则,而时代文学的开创、历代文学的延续又依靠个体创作的通...
关键词:文心雕龙 通变 个体创作 时代文学 历代文学 
再论《文心雕龙》“相循参伍,因革通变”文本分析与刘勰通变观被引量:1
《语文学刊》2018年第5期13-21,共9页蔡鑫泉 
检阅《文心雕龙》中一些"莫不……"句式,"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的断句方式与它们的习惯用法相符。"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相循参伍"与"因革通变"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分工,既互相配合又互不重复,共同完整...
关键词:《文心雕龙·通变》 释读 文本分析 因革 通变 广度 力度 
《文心雕龙·通变》“望今制奇”辨义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29-134,147,共7页殷守艳 
几乎所有的《文心雕龙》的注、译本都将《通变》篇"望今制奇"之"制奇"解释为"出奇制胜"或"创作新奇、出色的作品",实属误释,与文意不合;其意乃指"对新奇、讹滥的文风加以控制、制约"。分别从语词释义、《通变》篇主旨及刘勰的文学思想...
关键词:文心雕龙 通变 望今制奇 辨义 
试解《文心雕龙·通变》涉及的文学发展规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年第6X期6-7,81,共3页李永章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地方课程资源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以武威历代优秀文学作品教学应用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360
关于文学发展的因革、继承与创新等问题在刘勰《文心雕龙》一书中贯穿始终,刘勰提出'通变’说进行论述。在《通变》和《时序》篇里,他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
关键词:文心雕龙 通变 时序 内部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