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林》

作品数:38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魏世民乔孝冬孙虎堂徐可超孟稚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山东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蒲松龄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古代谐谑小说的第一次嬗变:从《笑林》到《启颜录》
《今古文创》2023年第42期49-51,共3页邓国任 
《笑林》是魏晋时期出现的我国第一部谐谑小说专集,有谐谑小说之先河的地位,之后出现了又一部重要的谐谑小说专集——《启颜录》。通过考察两部谐谑小说集,发现《启颜录》较之于《笑林》在题材内容、叙事手法、风格特点等方面都有了极...
关键词:谐谑小说 嬗变 《笑林》 《启颜录》 
什么是志人小说?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0年第17期111-111,共1页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著名的有《笑林》《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
关键词:《世说新语》 魏晋六朝 志人小说 志怪小说 后世小说 轶事小说 人物言行 《笑林》 
邯郸淳《笑林》研究与辑校漫议
《天中学刊》2019年第5期63-66,共4页张伟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A251)
三国时期邯郸淳撰写的《笑林》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笑话专集,代表了当时谐谑文学的最高水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三国志》《隋书·经籍志》等书中俱有相关记载。《笑林》一书大部分亡佚,有近30则故事流传下来。后世研究者对...
关键词:邯郸淳 《笑林》 谐谑文学 研究综述 辑校 
“不识镜”故事——古典小说与民间故事之三
《古典文学知识》2019年第2期22-25,共4页王青 
中古小说中有一种比较特别的类型,那就是笑话。有人专门搜集笑话编纂成集,代表作是《笑林》与《启颜录》。大部分的笑话属于民间故事,具备了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等民间文学特性。与古代有的民间文学作品凝固为文献经典,不再...
关键词: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 《笑林》 
探赜《笑林》之美学意象
《山海经》2019年第11期0007-0007,0015,共2页蒋春燕 
《笑林》是中国第一部笑话集,本文将探析关于《笑林》的美学意象,分别为《笑林》之真实性、通俗性、批判性。另外,《笑林》情节的连续与中断和道具的巧用也起到锦上添花之用,《笑林》美学价值意义从而得以体现。
关键词:笑林 美学 价值 
一叶障目
《时代影视》2019年第3期62-64,共3页王蓓(编剧) 
故事梗概:张秀才读书时得出螳螂捕蝉的秘诀在于树叶可以隐身的结论,遂带了大批落叶回家,让妻子误以为丈夫懂得补贴家用。谁知张秀才为找出隐身叶每天询问身边人能否看得见自己。秀才娘子、丫小翠、佣人小福不胜其烦,谎称已经看不到他。...
关键词:一叶障目 故事梗概 小摊贩 叶子 隐身 《笑林》 
邯郸淳与其《笑林》被引量:1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55-158,共4页黑金福 
邯郸淳是三国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因著有俳谐小说《笑林》而闻名。笔者在本篇将邯郸淳的生卒年做了具体考证,认为其生卒年在东汉阳嘉元年(132年)前后到黄初(220—226年)年间。同时,对其《笑林》的版本、流传及其影响进行简要的爬梳,...
关键词:邯郸淳 《笑林》 文学地位 
一叶蔽目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8年第3期29-29,共1页
三国时期邯郸淳《笑林》里讲了这棒一个故事。从前,楚圈有一个:忙生,家里很穷。一次,他在读淮南王刘安所著的《淮南子》时。看到书中写着:“螳螂捕蝉时用来遮蔽身体的那片树叶,具有隐身的功能。”
关键词:《淮南子》 《笑林》 三国时期 淮南王 
笑林
《林业与生态》2018年第3期49-49,共1页
甲找乙下象棋,乙说:“我不会.”甲说:“没事,我教你.”棋盘摆好后,甲拿着“士”问乙:“知道这是啥不?”乙想了想说:“干!”从此,甲再也不找乙下棋了.
关键词:《笑林》 中国 当代文学 幽默 
一叶障目
《小学时代》2018年第9期47-47,共1页大雪(改编) 朱宝(图) 
【提示】“一叶障目”出自三国时期邯郸淳的《笑林》。障:遮;目:眼睛。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看不到事物的全貌。比喻不能够认清事物根本,以偏概全。
关键词:《笑林》 三国时期 以偏概全 眼睛 事物 成语 比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