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篇》

作品数:555被引量:38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贾忠峰王嵘何瑞王平苏芃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黄河科技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古汉语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篇》引书特征与《玉篇》佚文考证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24年第1期94-105,127,128,共14页吕浩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玉篇》复原研究”(23JHQ00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玉篇》发展史与传播史研究”(2020BYY001)。
《玉篇》成书后经萧恺删减行世,因而其引书存在义引、合并、回改、不协等特征,这给《玉篇》引书考证增加了难度和不确定性。但同时也为《玉篇》佚文考证提供了线索,进而为大量辑纂《玉篇》佚文创造了可能。慧琳《一切经音义》引经传、...
关键词:《玉篇》 文献 辑佚 
基于聚类可视化的卷轴本《玉篇》韵类相关性研究
《古汉语研究》2023年第4期59-69,127,共12页黄仁瑄 姜永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日、韩汉语音义文献集成与汉语音义学研究”(19ZDA318)。
聚类可视化在卷轴本《玉篇》韵类相关性研究中作用明显,该方法实现了全部音注与韵类系统分析相结合,研究表明:大多数独等韵与邻韵相关性高;包含两类韵系的摄,其中一类韵与邻韵相关性高,而与同摄内另一韵的相关性低;具有相承关系的平声...
关键词:聚类可视化 卷轴本《玉篇》 韵类 
宋本《玉篇》音义匹配失误考
《古汉语研究》2023年第1期47-54,共8页吕炫 蒋冀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历代汉文佛典文字汇编、考释及研究”(16ZDA171)。
论文利用形音义综合考察的方法,结合中古时期的字书、韵书、音义书对宋本《玉篇》中“釐、侅、傩、佛、唌”五字的音义关系进行考证,考证其注音来源,分析其音义配合的合理性,并对失误之处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关键词:宋本《玉篇》 音义匹配 中古音 
《广韵》疑难释义例说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20年第4期118-125,128,共9页蔡欣然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刊谬补缺切韵》校释及唐五代韵书整理与研究”(18AYY014).
《广韵》在陆法言《切韵》及各种《切韵》修订本的基础上增广纂修而成。收字规模的增加以及释义内容的丰富是《广韵》篇幅大为增加的重要原因,这也使得《广韵》在保存中古语音系统的同时,储存了大量的词汇训诂信息。而在累增、传承以及...
关键词:《广韵》 释义 《切韵》 《玉篇》 
上元本《玉篇》考索被引量:6
《古汉语研究》2019年第1期12-18,103,共8页吕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亚汉字传播史研究(日本卷)”(18BYY224);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玉篇》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研究”(18PJC076)
《玉篇》是汉语史上最为重要的一部辞书,在汉字文化传播和汉字文化圈的确立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玉篇》的流行得益于唐宋时的改编与修订,今见在《玉篇》有原本《玉篇》残卷、敦煌本残卷、吐鲁番残卷、宋版十一行本(分段本)残...
关键词:玉篇 上元本 佚文 
《玉篇》释义失误辨正
《古汉语研究》2016年第4期86-92,共7页熊加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语文辞书注音释义综合研究"(12&ZD18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修玉篇>整理与研究"(14CYY05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字汇>整理与研究"(2016M600629)
《玉篇》是中国辞书史上的一部重要字书,但该书在释义上存在很多问题。文章考辨了《玉篇》误释义项的来源,并将其归纳为七种主要成因,即:因讹文而误、因衍文而误、因脱文而误、因误植而误、因误截而误、因拆骈为单而误、因妄补或妄改而误。
关键词:玉篇 释义 辨正 
《说文解字》、宋本《玉篇》释义互读札记被引量:2
《古汉语研究》2016年第2期91-98,共8页陆康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语文辞书注音释义综合研究"(12&ZD184)
《大广益会玉篇》(即宋本《玉篇》)是北宋陈彭年在原本《玉篇》的基础上增字重修的。一方面宋本《玉篇》比原本《玉篇》的字数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在释义上又作了大幅度删减。对比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可以发现,一方面宋本《玉篇》...
关键词:《说文》 宋本《玉篇》 辞书 释义 
从古今异称看语法对汉字数量的制约关系
《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4期38-40,共3页俞允海 
《说文》、《玉篇》等古代辞书中存在着许多特殊的汉字,这些特殊的汉字现在成为历史词而弃之不用;但在古代,它们常用来表示日常颜色、动物、人体器官等。如《说文》:“黻,黑与青相次文。”“黼,白与黑相次文。”《玉篇》:“柿,...
关键词:制约关系 《玉篇》 字数 语法 异称 《说文》 人体器官 《诗经》 
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被引量:11
《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58-61,共4页曾昭聪 
“右文说”是古人探求词源的一种方式。“右文说”在宋代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传统词源学经《说文》、《释名》、《玉篇》、《说文系传》等的有关研究之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并与宋代学术发展的大势与高度相一致的。
关键词:右文说 词源学 《说文》 《玉篇》 《释名》 一致 偶然 宋代 学术发展 古人 
顾野王之《说文》研究索隐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1期24-27,共4页姚永铭 
《说文》是中国语言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历代均有研究。但由于资料欠缺,唐以前的研究暂告阙如。梁顾野王编写《玉篇》,大量引用《说文》,且对其训释作了补充书证、补充注释、沟通古今字同源字等工作,某些注释与清代《说文》学...
关键词:《说文》学 《玉篇》 中国语言学 段玉裁 同源字 古今字 训释 索隐 著作 清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