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山汉墓竹简》

作品数:16被引量:13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高敏刘钊李学勤徐世虹谢桂华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都学坛》《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中国经济史研究》《史学月刊》更多>>
相关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家山汉墓竹简》复音词研究被引量:2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103-106,134,共5页王瑞英 
《张家山汉墓竹简》是20世纪重要出土文献,反映了秦至汉初语言的实际面貌,具有珍贵的语料价值。笔者从语义构成和词性构成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张家山汉墓竹简》复音词具有如下特点:语法造词已经占了绝对优势;偏正式构词法最为能...
关键词:词汇 竹简 复音词 
《张家山汉墓竹简》介词研究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93-96,共4页史德新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张家山汉简复音词研究>(B2011-053)
20世纪以来新出土的简帛文献,未经后世窜改,文本真实可靠,对于汉语史而言,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从《张家山汉墓竹简》中介词的使用情况可见:在秦至汉初时,"於"已占绝对优势;在西汉初年,汉语介词还是单音节占优势;这些介词大都是从先...
关键词:《张家山汉墓竹简》 介词 单音节 
以《张家山汉墓竹简》印证《说文》说解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56-60,共5页黄潇潇 
《说文》中一些字的说解,因在存世的先秦两汉文献中缺乏实例印证,历来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出土文献《张家山汉墓竹简》作为与《说文》同时期的珍贵语料,恰恰能够印证其中的一些说解,让我们更充分地认识《说文》的巨大价值。
关键词:张家山汉简 《说文》 用字 释义 
张简缺文拟补与释读商榷两则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8期27-28,共2页朱珂 
本文以《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为底本,对简文中的数量词的拟补和释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商讨,以有利于简文原貌的恢复。
关键词:《张家山汉墓竹简》  相乘   
西汉初年汉郡区城市等级及空间分布特征探析——张家山汉简研究被引量:7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60-70,共11页肖爱玲 
陕西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历史地理学)基金课题(ANNUHG04001)
区域城市等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是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张家山汉墓竹简》记载了西汉初年帝国直接统治区(即汉郡区)内四种不同类型城市的名数及其最高管理者的秩等,为城市等级划分提供了依据。综合历史文献及区域环境因素,探...
关键词:西汉初年城市等级 空间特征 《张家山汉墓竹简》 
张家山汉墓竹简反映的乞鞫制度被引量:7
《中原文物》2007年第3期64-68,共5页程政举 
乞鞫是秦汉时期的一种再审诉讼制度。《张家山汉墓竹简》中的《二年律令》对这一制度作了较为系统的规定,《奏谳书》第17例“黥城旦讲乞鞫案”则展示了一例较为完整的乞鞫案的审判情况。因此,这些简文的出土为了解当时的法律制度提供了...
关键词:乞鞫 《张家山汉墓竹简》 秦汉时期 再审诉讼制度 
竹简秦汉律与唐律被引量:3
《学术月刊》2005年第9期90-96,共7页闫晓君 
通过对竹简秦汉律与唐律的比较,尤其是篇目体例与有关诉讼方面一些具体法律条文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法律虽然在从秦汉时期到隋唐时期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从一些具体法律条文到整个律典的篇章体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法律制...
关键词:诉讼制度 立法精神 《唐律疏议》《睡虎地秦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 秦汉时期 唐律 汉律 竹简 法律条文 篇目体例 演进过程 
西汉授田制与汉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弛山泽之禁”新释被引量:3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58-61,共4页李翠丽 
西汉前期私营工商业经济异常活跃。这与西汉实行授田制度和“弛山泽之禁”有密切关系。授田制度是私营工商业经济迅速兴起的前提和基础 ,“弛山泽之禁”则在技术层面上直接推动了它的发展。而《张家山汉墓竹简》的出土让我们认识到汉初...
关键词:授田制 商品经济 《张家山汉墓竹简》 
张家山汉简与《说文解字》合证——《说文解字校笺》补遗被引量:11
《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2期46-47,共2页王贵元 
《张家山汉墓竹简》的出版 ,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本文主要是运用张家山汉简资料考校《说文》 ,有些是校正今本《说文》讹误者 ,有些是证明后人皆以为《说文》误而实际不误者。
关键词:《张家山汉墓竹简》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校笺》 校正 注释 
再论“矫制”——读《张家山汉墓竹简》札记被引量:4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1-6,共6页孙家洲 
“矫制”是汉代的政治罪名之一,它的立法宗旨在于防范和惩治臣子借用皇帝的名义行事。《张家山汉墓付简》公布的《二年律令》中有关“矫制”的条文,表明汉代的“矫制”之法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矫制”之罪存在着由二级制(害、不害)...
关键词:矫制 汉代 政治罪 《张家山汉墓竹简》 《二年律令》 量刑等级 立法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