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

作品数:52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邹红邓齐平罗生瑞王六二陈迎宪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戏剧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食品与生活》《诗刊》《剧本》《读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本解读汉字里中医学问的奇书——读《知己》有感
《民心》2024年第10期61-62,共2页栾瑶 
汉字,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然而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它是唯一仅存的硕果。无疑,作为一枝独秀,汉字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它流传至今仍保持着勃勃生机,强势地彰显着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但看过《知己》后,顿觉汗颜: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
关键词:中医文化 中医学 一本 信息化 古文字 《知己》 汉字 奇书 
传神史剧的神与人——郭启宏《知己》中神性和人性冲突剖析
《南大戏剧论丛》2019年第2期193-202,共10页邓齐平 
传神史剧中的"神",归根结底是人之"神",也就是人的价值、地位、尊严等普遍性的固有人性,即人的神性。由于传神史剧理论上偏重于固有神性的定位,在有关人的精神、情感、愿望等鲜活的人性诉求方面就有所弱化,从而带来了传神史剧创作上神...
关键词:郭启宏 传神史剧 神性 人性 
浅谈历史剧的时代意义——以话剧《知己》为例
《戏剧文学》2019年第10期103-106,共4页娄佰彤 
话剧《知己》改变自著名词作《金缕曲》,取自清代文坛典故,文学家顾贞观与吴兆骞互为知己,吴兆骞被流放到东北宁古塔,顾贞观错过与知己相见的机会,他屈身相府,为营救知己,一等就是20年,将营救知己当作自己活着的理由,好友最终是救出来了...
关键词:《金缕曲》 话剧《知己》 友情时代意义 
《知己》
《食品界》2019年第3期92-92,共1页徐文兵 
如今,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养生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很多九零后早已加入了养生的行列,但泡枸杞、上健身房就是对身体好吗?读了这本书,从头到脚,帮你了解身体各部位的运行奥秘。
关键词:身体健康 中老年人 健身房 养生 
李宝春“新老戏”的启示
《广东艺术》2017年第5期7-9,共3页王馗 
当台北新剧团带着《长生殿》《赵国胤》《宝莲神灯》三部大戏今年在大陆巡演时,舞台创意让观众在似曾相识的老戏里,品味到了京剧仍然活在当代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新意。这让人不禁想起该团三年前亮相第七届中国京剧节的京剧《知己》。...
关键词:中国京剧 李宝 当代作品 《长生殿》 《知己》 新作品 观众 品味 
一曲人文挽歌——评话剧剧本《知己》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16年第24期23-24,共2页王志明 
郭启宏的话剧剧本《知己》,是近年来的一部力作,广获好评,影响广泛。本文从人物独特、主题深刻、语言突破三大理论层面,对该剧作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地分析与评论。力求对该剧作提出自己独到见解,并从中对当下我国话剧乃至整个戏...
关键词:知己 人物 主题 语言 
知己
《诗词月刊》2016年第6期22-22,共1页
美酒知心痛灌肠,何关世态有炎凉。相逢总恨逢时短,分别常愁别日长。海水枯干鱼待毙,山花凋落蝶将亡。交情彼此真君子,两肋插刀情不伤。
关键词:中国 当代文学 诗词 《知己》 
从新编京剧《知己》谈京剧“寻知己”
《上海采风》2016年第1期30-33,共4页海风 
由台湾京剧名家李宝春改编自大陆同名话剧、台湾新剧团创排的新编京剧《知己》日前在上海演出。《知己》故事说的是:清代才子顾贞观乃著名诗词《金缕曲》作者,他为营救知己吴兆骞,到相国纳兰明珠府教书,一等20年;历经波折盼得故人归的...
关键词:吴兆骞 李宝春 金缕曲 京昆 纳兰性德 江苏省昆剧院 戏文系 人生走向 宁古塔 高盛麟 
论话剧《知己》戏剧冲突的构建被引量:1
《大舞台》2015年第9期8-9,共2页刘平阳 
话剧《知己》是剧作家郭启宏的一部力作,2012年于北京人艺首演,获得了业内非常高的评价。其取材于一段清代文人顾贞观与吴兆骞之间"绝塞生还"的历史故事,作者将之赋予强大的戏剧性和思想性,使其成为当代"文人戏"的经典之作。本文将着重...
关键词:话剧 冲突 张力 知己 
卷首
《北方作家》2015年第6期2-2,共1页罗生瑞 
又到今年的末刊。本期中,《路遇岁末》描写主人公在过年回家途中,因没有车,而遇到心底纯朴的出租车司机,把他送回家。还无偿的给他的孩子献血,无疑给这个社会带来了正能量。《知己》也正是以前的恋人在后来的岁月中偶遇,帮助自己...
关键词:出租车司机 《知己》 换位思考 主人公 回家 对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