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法》

作品数:128被引量:16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勇肖建新张学丽狭间直树李长银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钱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梁启超、钱穆同名《中国历史研究法》史学理念平议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27-32,92,共7页曾侨 
梁启超、钱穆同名《中国历史研究法》表达了他们对各自所处时代的史学思考。就相同点而言,二人都强调治史的现实意义;都主张史学应阐发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价值。就不同点而言,梁启超注重辨析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希冀调和“英雄...
关键词:梁启超 钱穆 《中国历史研究法》 史学思想 学术史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在美国被引量:1
《金融博览》2021年第11期25-27,共3页许秀江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抗战时期,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华访问,在兰州甫下飞机,即向国府派去的欢迎大员提起王安石来,深表钦佩之忱,而那些大员却瞠目不知所对……”美国人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重视让人惊讶。
关键词:《中国历史研究法》 美国副总统 钱穆先生 华莱士 王安石 抗战时期 
“历代政治得失”的微言隐义被引量:9
《读书》2020年第10期113-121,共9页任锋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坊间推荐政治学阅读书目。二十本名著间,国人作品唯有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以下简称《历代得失》)。余学也晚,最早是九十年代中期在南开大学读国史期间,闻导师推荐而知此书,同列者尚有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关键词:世界读书日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阅读书目 余学 《中国历史研究法》 隐义 钱穆先生 
梁启超与钱穆的历史人物研究观比较
《绥化学院学报》2018年第9期82-85,共4页孙鹏程 
为了比较梁启超与钱穆在二人同名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书中,展现出来的历史人物研究观的差异,文章从历史人物的分类标准、历史人物研究的侧重以及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三个方面,比较二者的不同,这些细节性的问题的深入了解,对大...
关键词:梁启超 钱穆 《中国历史研究法》 历史人物研究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
《考试周刊》2016年第61期14-14,13,共2页龚兆雄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由一九六一年在香港的八次演讲汇编而成的,言简意赅地论述了通史和文化史两个总题。以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六个分题。此书反映了钱穆先生三十年史学见解之精华.介绍了中国历史...
关键词:历史研究 中国文化 中国哲学 整体观 
浅谈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
《商》2016年第8期118-119,共2页邓诗璇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钱穆先生根据1961年在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的八次讲演稿修改汇集而成,是老先生讲述他的史学理论和治史方法的重要著作之一。在阅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时,经常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
关键词:钱穆 《中国历史研究法》 史学 
凝思探归蹊 健谈启新局——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2期28-30,共3页姜煦 
“今日国人好言现代化,憎言传统。所谓现代化,乃指西化言……今则欲尽弃故常,一扫而空以为损,一因西方以为益。则西方传统纵其尽善尽美,亦恐无以益于此一空之我矣。”阅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使人想起一句话:风格即人...
关键词:《中国历史研究法》 钱穆 西方传统 尽善尽美 风格即人 忧患意识 民族情感 现代化 
梁启超、钱穆历史人物研究之异同被引量:2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21-124,共4页邬春红 
梁启超和钱穆的同名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都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作了一定的叙述,但研究历史人物的方法却不尽相同。对历史人物的分类,梁启超较传统,钱穆较新潮;对历史中少数人作用的看法,梁启超体现着一种矛盾史观,钱穆则是一种英雄史观...
关键词:梁启超 钱穆 《中国历史研究法》 
于《中国历史研究法》品钱穆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6期90-91,共2页曹瑛 
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共分八讲,从通史开篇,分别简单阐述了如何研究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及最后一讲文化史。此书乃汇集八次演讲而成,在邀请方决定下大讲题之后,由钱先生确定研究历史的意义,顺着意...
关键词:钱穆先生 历史研究 爱国情感 人生美化 
弘扬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精神——读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有感
《考试周刊》2014年第6期18-19,共2页俞翠华 
钱穆先生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一直站在维护中国文化的立场上,从中国的历史着眼.肯定中华民族文化的地位.反击“西化”论者贬低本族文化的论点。始终致力于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全面考察.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特质.强调中国文...
关键词:钱穆 《中国历史研究法》 爱国主义 民族文化 责任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