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义

作品数:88被引量:17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毛灿月范振强于洁左思民汪立荣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广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用韵与隐义:曹植《七哀》改编入乐新证
《乐府学》2024年第3期200-228,共29页戴启飞 
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楼)有十六句版(《七哀》)、二十八句版(《怨诗行》)两种文本,二者配乐情况及源流关系长期存在争议。经考证,诗题《七哀》是汉末文人徒诗,曲题《怨诗行》是魏晋间楚调曲,篇题与文本的变化,已明确反映其改编入乐的过...
关键词:曹植 《七哀》 “晋乐所奏” 韵部 经典化 
“隐”义发微——以《文心·谐隐》为中心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24年第1期203-219,共17页羊列荣 姜锴博 
刘勰最早系统研究“隐”(骵)的意义和历史。他对“隐”的解释,大概是沿用汉儒的旧训。因重视“隐”的讽诫义,刘勰乃以“隐谏”为隐语之正宗,是未察古之隐谏,实依托于隐戏,隐在先而谏在后。他认为隐语乃稗官所采,固然是据“小说”类推,...
关键词:隐(骵) 隐戏 隐谏 采言制  比兴 
都会图景与画笔救国:《时代漫画》中的直言与隐义
《上海文化》2023年第12期89-101,共13页彭志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历代地方志版刻插图整理与研究”(项目号:21CF188)的中期成果。
《时代漫画》是民国时期重要的漫画杂志,刊登画作的主题以沪上都会图景与画笔救国济民两类尤具特色。对都会图景的考察,应放置在古与今、内与外、身与心的三重视域下予以观照。特质之一,摩登镜像中既有展现破除陈规、迎接新变,又有深陷...
关键词:都会图景 画笔救国 直言 隐义 《时代漫画》 
德国耶稣会改编“召公悲剧”的时代隐义
《读书》2023年第12期135-142,共8页张帆 牛金格 
一七三六年,在德国南部天主教堡垒城市英戈尔施塔特,由当地耶稣会根据中国故事“召公舍子救宣王”改编的《召公的悲剧—中国宫廷最高官员召公英雄般的忠诚》盛大首演,该剧比著名意大利歌剧家彼特罗·梅塔斯塔齐奥(Pietro Metastasio,169...
关键词:耶稣会 天主教 召公 意大利歌剧 德国南部 
释解《卖油翁》“显义”与“隐义”
《语文世界(中旬刊)》2023年第10期38-39,共2页王鹏 
欧阳修撰写的《归田录》收录了脍炙人口的《卖油翁》,这篇文章记述的故事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这篇由欧阳修撰写富有诸多意蕴的文言文,具有表面的“显义”与背后的“隐义”。探求“显义”与“隐义”的因果联系,然后阐释其背后的意义,能...
关键词:历史情境 显义 因果联系 隐义 欧阳修 文言文 辩证思维 正本清源 
桃花扇的形制、本原与隐义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22年第1期118-140,共23页罗书华 
上海市教委科创重大项目“《全稗文》辑纂整理与研究”(E00033)阶段性成果
孔尚任《桃花扇》中侯方域赠与李香君的定情信物桃花扇,究竟是团扇还是折扇,抑或其他形制,历来有不同说法。本文通过深入考察《桃花扇》文本、舞台表演、扇子的历史、故事的本原、戏曲的表演体制,得出桃花扇的形制应为折扇的确切结论,...
关键词:桃花扇 孔尚任 形制 本原 隐义 
晓苏油菜坡系列小说中的人物姓名隐义探析
《美化生活》2022年第25期139-141,共3页刘雄仕 徐忠丽 
含义、显义、隐义与潜义之辨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2年第4期16-25,共10页左思民 
“含义”(implicature)是语用学的常用术语,格莱斯把它界定为“言所述”(what is said)的对立面。关联理论提出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斯珀波和威尔逊另立一类“显义”(explicature),主张它不是含义,而是直显交际的产物,其作用是给言者说出...
关键词:言所述 言所含 含义 显义 隐义 潜义 
《陈情表》文字背后的隐义
《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1期53-55,共3页王克章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重点自筹课题“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高中语文项目学习研究”(编号:B-b/2020/02/131)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李密上书《陈情表》,“辞不赴命”,固然是抓住晋帝“孝治天下”的核心手柄,但在其句句带血的陈情文字背后,有着诸多隐义。“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隐藏着令人唏嘘的门庭之悲;知君“察臣孝廉”却能“辞不赴命”,因有古制及当时律令的支撑;...
关键词:门庭之悲 律令表达 邮驿制度 《陈情表》 
含义、显义、隐义与潜义之辨
《当代修辞学》2021年第6期28-39,共12页左思民 
"含义"(implicature)是语用学的常用术语,格莱斯把它界定为"言所述"(what is said)的对立面。关联理论提出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斯珀波和威尔逊另立一类"显义"(explicature),主张它不是含义,而是直显交际的产物,其作用是给言者说出的意义...
关键词:言所述 言所含 含义 显义 隐义 潜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