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史》

作品数:33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东马戎冯建勇王文光段丽波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百色学院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边疆民族研究》《历史教学问题》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历史维度——20世纪30年代三本《中国民族史》的对比分析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111-119,共9页赵杰翔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项目编号:63222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树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历史的书写”在建构共同体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自20世纪初,中国就开始了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程,当时有一批学者带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试图通过民族史研...
关键词:中国民族史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认同 民族团结 
近代“民族”叙事的中华民族社会史写作趋向——兼论民国时期王桐龄等人之四部《中国民族史》被引量:2
《青海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139-145,共7页常宝 
民国时期“史学危机”表现在其视野和理论解释力的狭隘和偏颇,史学转向意味着关注社会、普通人和边远民族“民族”叙事的社会史写作新趋向。以王桐龄等人撰写的四部《中国民族史》为主要内容的民国时期社会史写作围绕“汉人主体”,通过...
关键词:民国时期 “民族”叙事 社会史写作趋向 
百余年来中国民族史编法讨论——从罗香林对王桐龄《中国民族史》的评议说起被引量:7
《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133-142,M0005,共11页冯建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新编)中国通史》“中国疆域史卷”阶段性研究成果;浙江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课题“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地方政权的关系研究”资助。
贯通式的“中国民族史”的编著,孕育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西之学交相激荡的时代,自清末发轫,迄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王桐龄著《中国民族史》(1928年)系中国较早冠名“中国民族史”并系统叙述“中国民族史”的通史体、综论性著述。...
关键词:中国民族史 编法 “纵的叙述” “横的叙述” 历史观 
新中国首部《中国民族史》编纂与特色续探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82-89,共8页刘双娥 
新中国首部《中国民族史》由江应樑、杜国林、徐文德、林超民、刘小兵、方慧、董咸庆、邓永进等专家学者共同编撰,他们都受过正规而系统的民族史研究训练,有扎实的民族史基础,在当时是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该书坚持王朝体系,但又不局...
关键词:《中国民族史》 编撰 编纂特色 
人类学家的史学情怀——林惠祥《中国民族史》对匈奴族研究的学术贡献被引量:1
《百色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50-58,共9页杨泽宇 
匈奴以有别于农耕文明的游牧部落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终在民族融合的历史选择中告别政权实体,而近代以来国内复杂的民族关系又迫使有识之士对包括匈奴在内已消失的古代民族进行回溯与新探,以鉴时局。林惠祥作为国内较早将人类学方法引入...
关键词:林惠祥 中国民族史 人类学 匈奴 学术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首部《中国民族史》编纂的背景与原因——江应樑主编《中国民族史》初探被引量:1
《创造》2019年第11期17-21,共5页刘双娥 
由江应樑先生担任主编、林超民先生为副主编的《中国民族史》(以下简称江本《中国民族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中国民族史通史。江本《中国民族史》共上中下三册,110多万字,1990年第一次出版精装版二千套,平装版七千套。^(...
关键词:民族出版社 印刷出版 中国民族史 江应樑 印刷条件 精装版 
《中国民族史》的方法论分析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29-32,共4页刘建兰 
王桐龄先生的《中国民族史》是20世纪30年代关于民族史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该书以汉族为主体,以各个不同时期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交流为主线,追溯了历史时期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源流。通过阅读该书的具体内容,运用马克...
关键词:方法论 民族史 民族团结 
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史——读林惠祥著《中国民族史》被引量:1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2017年第1期559-567,共9页罗勇 
我国著名人类学家林惠祥先生一生致力于人类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总结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多注重于他对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史研究中对中国民族系统分类的贡献,也有人注意到他在民族史研究方法上突破了常规的纯历史学的方法。这些...
关键词:研究 民族史 纪念 人类学 方法 中国 论文集 
双峰并峙 各有千秋——我国20世纪90年代两本《中国民族史》评述被引量:1
《西南古籍研究》2016年第1期274-279,共6页黄泓泰 
传统王朝史中的'华夷之辨'自近代以来受到极大冲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学术界确立了'中华一体'的民族史观。在此学术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出版了两本研究体例相异的《中国民族史》。本文试就两本《中国民族史》展开比较分析,总结了两...
关键词:民族史 整体性 多元一体 王朝史 
简明扼要 体大思精——林惠祥《中国民族史》读后
《西南古籍研究》2016年第1期269-273,共5页和智 
林惠祥先生的《中国民族史》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史的代表作之一,至今对中国民族史的研究与编纂有重要借鉴作用。林著《中国民族史》对中国民族史的学习,实有目录学之功效。它简明扼要,取材严谨,处理问题谨慎,初学者可从中受益,研究...
关键词:林惠祥 《中国民族史》 贡献 不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