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作品数:23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桂荣胡焕龙杨迪王园单晓云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武汉大学新余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艺术周刊》《阅读与鉴赏(上旬)》《党的生活(青海)》《图书馆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心卓识两灿然——简议王蒙的散文随笔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20期4-7,共4页杨陈刚 
王蒙是当代文学里一位极为醒目的作家,他漫长的文学生涯与新中国同行,数十年来一路挥洒才情,涉笔广泛,写下了大量优秀之作。尤其是他的小说作品,求新求变,常领风气之先,从《青春万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春之声》到《青狐》《奇...
关键词:散文随笔 文学生涯 中国当代文学 《青春万岁》 小说作品 《青狐》 重要收获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我眼中的组工干部
《党的生活(青海)》2017年第3期58-59,共2页薛涛 
读完王蒙所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觉得这个时代需要“林震”精神,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更应该有林震的激情,认识到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关键词:组工干部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时代需要 林震 
从王蒙的一篇短篇小说的题目谈起
《语文月刊》2015年第1期34-35,共2页郭杰 
1956年,21岁的青年作家王蒙写作并发表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篇小说,发表在当时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文学杂志、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从民文渤9月号上,尽管不是头题,也已经显示出这篇作品在当...
关键词:短篇小说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王蒙 中国作家协会 青年作家 文学杂志 影响力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和刘世吾的人物性格分析及比较
《青春岁月》2014年第17期9-9,共1页黄莉媛 
朝气蓬勃、满怀热情的青年干部林震被调到组织部工作后,见识到了官场众生相:比领导还像领导的韩常新,欺上瞒下的王清泉,只抓重点工作的周祥润……其中,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也曾是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但他最终沦为了官僚主义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年轻人 革命热情 青春 官僚主义 
《通人王蒙》
《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第20期128-128,共1页李宗陶 
王蒙先生又去新疆了,这是今年的第二次西行。携手新妻、《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单三娅,王蒙的人生在80岁上仍有情可抒。从毛泽东钦点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到新近的《八十自述》,他的写作生涯横亘60年,难怪湖南省作协主席唐浩明评...
关键词:王蒙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通人 《光明日报》 高级记者 毛泽东 
毛泽东借王蒙说事
《当代广西》2014年第1期59-59,共1页李宛聪 
1956年9月,二十多岁的王蒙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是一篇抨击党内官僚主义现象的小说。小说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开始“对号入座”,声明“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居然有这样的区委是不可信...
关键词:《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王蒙 毛泽东 《人民文学》 《文艺学习》 官僚主义 中共中央 大讨论 
平静中的"变化"——读王蒙先生《山中有历日》有感
《法治人生》2012年第16期64-65,共2页龚培德 
王蒙先生是文坛大家。他从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这边风景》.《恋爱季节》。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短篇小说《深的湖》,散文集《德美两国纪行》,评论集《漫话小说创作》,《...
关键词:《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活动变人形》 平静 短篇小说 《春之声》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小说创作 
论王蒙五十年代小说中的青春文化心态
《小说评论》2012年第2期177-180,共4页余竹平 
2010年度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50-70年代当代作家的青春文化心态研究"成果;批准号:2010BWX003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把塑造“新人”形象提上了日程,而“新人”又被巧妙地置换为“青年”。于是“青年”、“青春”、“成长”就成了文学中最有力的字眼,一大批表现青年成长的“成长小说”也应运而生。而王蒙创作于50年代的《青春...
关键词:成长小说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文化心态 青春 五十年代 王蒙 青年成长 “新人” 
苦难人生 血泪文字——编余琐忆:从维熙印象被引量:1
《扬子江(评论)》2011年第5期75-77,共3页徐兆淮 
在我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在《钟山》杂志社从事文学编辑工作期间,曾有幸结识过一批颇有才华又活跃于新时期的“右派”作家朋友,并与他们有些书信和稿件往来。其中,有些人我读中学时即知其名,大学时又读过他们一些“获罪”...
关键词:《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从维熙 人生 苦难 印象 文字 70年代 文学编辑 
批判的长矛与体制的风车———重读《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黄河文学》2011年第1期121-125,共5页刘新锁 
在小说阅读过程中,一个场景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在开完处理麻袋厂厂长王清泉的大会后,刘世吾和林震到附近的馄饨铺吃饭。
关键词:刘世吾 组织部 小说 官僚体制 批判 机器 长矛 王蒙 风车 官僚主义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