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

作品数:1443被引量:51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小慧诸葛元元郑艳玲尹劲姚昌炳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剧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窦娥冤》解读管见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9年第3期84-87,共4页李山岭 
亳州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古代文学核心课程改革"(2017hxkc02);安徽省教育厅2017年度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q2017114)
在《窦娥冤》解读中,有拔高评价窦娥形象之嫌,对安排窦天章审案以及鬼魂托梦、平冤昭雪的结尾的价值有争议,有重新释读之必要。窦娥是一位善良、本分而悲苦的普通女子,是当时道德的坚守者,而非冲破者和觉醒者。由窦天章审案,可照应开头...
关键词:窦娥 评价 公正执法 心理补偿 
窦娥悲剧成因新探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8年第5期93-98,共6页伏涛 
关汉卿的《窦娥冤》是中国戏剧史上最为著名的悲剧之作,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认为它"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造成窦娥悲剧的原因一般文学史家认为是社会黑暗、司法不公、恶人恣肆、流氓横行,也有人认为是窦娥自身性格的悲剧...
关键词:关汉卿 《窦娥冤》 悲剧 科举 高利贷 童养媳 
伦理与金钱的悲剧冲突——《窦娥冤》主题的重新解读
《戏剧文学》2016年第7期91-96,共6页靳瑞芳 杨朴 
吉林省社会科学项目"中学语文文本内部解读研究"(2014B14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窦娥冤》是一部重要的古典剧作,但是它的意义或者形式,却一直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编剧和全新的阐释。今天再读《窦娥冤》,仍然令人潸然泪下,愁肠百转。然而,是什么成就了《窦娥冤》,为何该剧流传千百年依旧绽放着...
关键词:《窦娥冤》 窦娥 悲剧冲突 赛卢医 东海孝妇 下层人民 元代社会 弱女子 在人间 动地惊天 
小人物显作者编剧之的大智慧——论《窦娥冤》中赛卢医的形象设计
《戏剧文学》2013年第11期57-60,共4页姚昌炳 
《窦娥冤》的思想意义与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成为研赏者的首选对象,无可厚非,而对剧中的其他角色的漠视,让人们失去一次欣赏作者高超创作技巧的机会。过多纠缠于作品意义与人物形象的分析,忽视作者的写作技巧与智慧,是作品接受的一大遗憾...
关键词:赛卢医 闲笔 编剧 技巧 意义 
浅议《窦娥冤》中的婚姻形态和婚姻习俗
《戏剧文学》2013年第10期114-117,共4页李玥 
关汉卿创作的悲剧《窦娥冤》虽为公案剧,却反映了元代社会婚姻的各种风俗习尚。其中包括童婚、接脚婚、抢婚等婚姻形态,还涉及到求婚、订婚、迎送、婚礼等程序中的伦理习俗,展现了元代社会丰富多彩的婚俗文化。本文试从民俗学的角度切入...
关键词:《窦娥冤》 婚姻形态 婚姻习俗 
简析中国古代“鬼戏”的功能与结构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1年第11期51-54,共4页徐心悦 
古代劳动人民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决定了人们相信"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人们关于鬼神的思想也为"鬼戏"的出现奠定基础。"鬼戏"来源于汉代角抵戏《东海黄公》,同时它也被认为是中国戏剧的开端。早期的"鬼戏"具有祭祀娱神的功能,而慢慢发展...
关键词:“鬼戏”功能结构《东海黄公》《窦娥冤》《倩女离魂》《牡丹亭》 
得失皆因“情”——苦情戏“热”及“热”的背后
《戏剧文学》2009年第6期86-88,共3页郑春凤 
盘点2008年的电视荧屏,苦情戏占据大半壁江山。何谓苦情戏?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研究者把那些表现人生悲苦的戏曲称为“苦戏”,也称“苦情戏”,像为大家所熟知的《窦娥冤》、《赵氏孤儿》、《琵琶记》等一直被视为中国古典苦情戏...
关键词:苦情戏 “热” “情”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得失 《赵氏孤儿》 《窦娥冤》 《琵琶记》 
元杂剧的情节编织艺术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07年第1期92-94,共3页冯维林 
关键词:元杂剧 情节 关汉卿 《窦娥冤》 崔莺莺 三勘蝴蝶梦 
珠玑语唾自然流——对《窦娥冤》中两支曲词修辞方式的解析
《戏剧文学》2006年第8期50-52,共3页黄连平 
关键词:《窦娥冤》 修辞表达 变文同义 端正好 滚绣球 盗跖 颜渊 曲词 窦娥 修辞方式 
鞭笞得力 悲愤酣畅——关汉卿元杂剧《窦娥冤》的艺术美
《戏剧文学》2006年第7期55-58,共4页黄连平 
关键词:《窦娥冤》 现实主义 驴儿 父子 窦娥冤 关汉卿 元杂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