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亚麻酸

作品数:402被引量:1334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邢来君李明春薛刚姚汝华刘凤霞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微生物学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超临界二氧化碳法萃取丝状真菌油脂及其成分测定被引量:7
《微生物学杂志》2009年第5期95-99,共5页王莉娟 王卫卫 张前 刘慧芬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07JK400)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装置萃取被孢霉油脂,研究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原料粒度对被孢霉油脂得率的影响。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萃取被孢霉油脂的最佳条件:温度40℃、压力20 MPa、时间120 min、原料粒度20~40...
关键词:微生物油脂 被孢霉 Γ-亚麻酸 超临界 萃取率 
丝状真菌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微生物学杂志》2008年第1期94-97,共4页李忠玲 岳淑宁 王卫卫 赵文娟 任平 徐霞美 
陕西省科学院青年基金(2004K-23)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丝状真菌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高产菌株;并从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前体物转化技术和下游工艺等方面对丝状真菌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γ-亚麻酸(GLA) 丝状真菌 发酵 
影响米根霉产γ-亚麻酸的几种因素被引量:1
《微生物学杂志》2007年第4期6-10,共5页朱钰 陆合 胡晓莉 
国家农业部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948项目;2003-Q04)
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根霉属的部分菌株进行脂肪酸成分分析,发现中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和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均能产生γ-亚麻酸,其中米根霉R316菌丝体中γ-亚麻酸的含量较高达11.47%,对R316的...
关键词:米根霉 Γ-亚麻酸 发酵 
诱导法发酵少根根霉γ-亚麻酸的研究被引量:2
《微生物学杂志》2006年第3期58-60,共3页冀宝营 孙翠焕 王艳华 刘晓辉 邓春海 席晓光 吴英春 
采用添加GLA前体物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利用液体发酵技术对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进行诱导,研究其产生γ-亚麻酸的最佳发酵条件,检测γ-亚麻酸的含量及收率。结果表明:辅酶A以前体物的形式,诱导少根根霉发酵向有利于γ-亚麻酸产...
关键词:少根根霉 液体发酵 Γ-亚麻酸 
发酵法生产脂肪酸的研究被引量:3
《微生物学杂志》2004年第1期32-33,45,共3页马荣山 郑燕 徐国华 张翠霞 
用毛霉菌做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及硫酸二乙酯等物理化学方法诱变育种 ,筛选出利用葡萄糖生产γ 亚麻酸的菌株 ,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菌体产率 3 5 %~ 40 % ;脂质含量 2 5 %以上 ,脂质中γ 亚麻酸含量 1 3 %~ 1 4% ,所产脂质脂肪...
关键词:不饱和脂肪酸 脂质 发酵法 Γ-亚麻酸 
γ-亚麻酸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3
《微生物学杂志》1995年第2期28-32,共5页陈艺虹 王兰 刘琼岩 
本文对γ-亚麻酸发酵的碳源、氮源、pH值、菌体得率、油脂含量、γ-亚麻酸含量等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均匀设计,得到了该菌株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优化配方,用优化配方发酵结果表明,菌体得率、γ-亚麻酸含量均有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Γ-亚麻酸 发酵 
γ─亚麻酸生产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诱变条件的研究
《微生物学杂志》1994年第2期31-33,共3页葛英华 
将γ─亚麻酸生产菌Cunninghamellaspp.8761进行原生质体化,并用物理方法进行诱变,使其在形态上产生了变异,γ─亚麻酸含量有所增加。本文报道了该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条件,以及诱变后形态变化,发酵性能。
关键词:原生质体 Γ-亚麻酸 发酵 菌株 育种 
微生物法制取Υ—亚麻酸的研究 Ⅰ.γ—亚麻酸产生菌株的筛选被引量:7
《微生物学杂志》1991年第2期44-46,共3页赵振英 周连甲 马庆骤 胡连生 葛英华 刘铁军 
从毛霉目六个属的菌株中,筛选出两株能利用葡萄糖产生γ—亚麻酸的C6761和T8765菌株。C8761菌株生长速度快,脂质产量为25—35%,γ—亚麻酸含量12—14%。T8765菌株生长速度较慢,脂质产量为15—20%,但γ—亚麻酸含景高达22—24%。
关键词:Γ-亚麻酸 亚麻酸单生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