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

作品数:252被引量:33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铁山刘朝霞哈磊艾畦虢侗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佛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普陀学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阿含经》中的“香”
《普陀学刊》2023年第2期284-305,344-345,共24页界定 
作为早期佛教经典,《阿含经》对于“香”并没有做过专门的阐述,只是在部分经典中有些零星的记载。经过归纳与整理,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阿含经》中的“香”进行综述:一是从“香”的种类,大体可划分为八种;二是从“香”的功能用途来看,可...
关键词:阿含经  戒香 香境 正观 
早期佛教经典中的菩萨思想
《普陀学刊》2022年第2期2-38,338,共38页界定 
本文主要试图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在早期佛教经典《阿含经》中,“菩萨”一词的本义考察以及对“菩萨”词义的演变考察;二是将《阿含经》及南传《尼柯耶》的“菩萨道”进行简单的比较;三是对《阿含经》的菩萨法思想进行深入的解析。通过这...
关键词:阿含经 尼柯耶 菩萨 菩萨道(法) 波罗蜜 
《阿含经》之外道异见综述
《普陀学刊》2021年第1期39-77,共39页界定 
早期佛教经典《阿含经》中有大量的外道及如何驳外道的记载。所谓"外道",一般指两类:一是指正统的婆罗门以吠陀经典为核心的种姓差别观,一是指以六师外道为代表的非正统的各种异见。这些"异见"主要涉及六个方面,即种种差别问题、生命与...
关键词:阿含经 外道 异见 附佛外道 
“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阿含经》“譬喻”文本研究
《普陀学刊》2019年第1期53-78,共26页界定 
"譬喻"作为早期佛教十二分教之一,在《阿含经》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形式上看,《阿含经》中的譬喻可借用《大般涅槃经》的八分法,分为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和遍喻八类;而从内容来说,这些譬喻涵盖了业、光阴...
关键词:早期佛教 阿含经 譬喻 
“诸佛语言,九事所摄”——从《杂阿含经》看原始佛学之核心内容
《普陀学刊》2018年第1期15-47,共33页心举 
《瑜伽师地论》将原始结集中佛及弟子所说法概括为'一切事相应教',这里的'一切事'包括蕴、处、缘起、食、谛、界、念住等七种'契经事',加上'弟子所说、如来所说'和'八众',共'九事'。其中七种契经事即'能说'(说法者)如来及弟子为'所为说'...
关键词:原始佛教 阿含经 《杂阿含经》 止观禅修 九事 
论《阿含经》之居士教育内容
《普陀学刊》2017年第2期79-104,共26页 
在《阿含经》中,佛陀对居士的教化,从内容上看,主要分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两大类。世间法属于人天乘教法,其内容为施论、戒论及升天之论,《阿含经》认为修习此法,可以获得人天福德善报。而出世间法属于解脱乘教法,主要由四圣谛、八正道...
关键词:《阿含经》 居士教育 世间法 出世间法 
佛教生命伦理学前瞻的发展方向:以“因缘”“解脱”作为探讨性别伦理的示例
《普陀学刊》2017年第2期178-193,共16页 
本文试图整理并分析当前佛教生命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在于反思以戒律与历史发展的进路,进而提出一个不同的、崭新的发展方向。这个方向,指的是运用佛教所使用的概念,形成对于生命的形态、行为、关系、道德、事件等之洞察,而提出适当...
关键词:生命伦理学 因缘 解脱 性别 《杂阿含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