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肌松

作品数:9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武岩邓迺封吕国义史可梅韩雪萍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天津医药》《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氟烷-氧化亚氮、爱肌松麻醉应用于剖宫产128例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377-378,共2页王春祥 
目的 观察氟烷 -氧化亚氮、爱肌松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 安定 0 .2mg/kg、2 %硫喷妥钠 4mg/kg、琥珀胆碱 1mg/kg静脉注射 ,吸入 30 %~ 5 0 %氧化亚氮 ,气管插管后静脉应用爱肌松 0 .15mg/kg。在胎儿娩出后追加吸入 1%~ ...
关键词:剖宫产 爱肌松 氟烷-氧化亚氮 
咪唑安定、芬太尼、爱肌松协同诱导减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观察
《河南外科学杂志》1999年第2期144-145,共2页马君志 孙荣青 宋进省 马民玉 张卫 韩雪萍 
目的:观察①咪唑安定作为全麻诱导药物对S这OpO_2的影响。②眯唑安定、芬太尼、爱肌松协同诱导能否减轻或预防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选择20例择期胸腔手术病人,ASA-Ⅰ-Ⅱ级。诱导用药为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生理盐水稀释液(2 mg/m...
关键词:咪唑安定 芬太尼 爱肌松 麻醉 
爱肌松临床应用的监测
《临床麻醉学杂志》1997年第4期209-210,共2页宋晓阳 岳云 
用连续四次刺激法持续监测20例患者(ASAⅠ~Ⅱ级)在静脉复合和静吸复合全麻(随机分成相应两组)下的肌松效应。结果:爱肌松(250μg/kg)起效时间2.95±1.54min,达到插管时间5.21±1.37min(部...
关键词:爱肌松 神经肌肉阻滞 监测 静脉麻醉 复合麻醉 
爱肌松与潘侃朗宁肌松作用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301-304,共4页龚志毅 叶铁虎 裴立惠 罗霞 罗爱伦 刘良玉 王景辉 
4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4组,以观察囊肌松和潘侃朗宁肌松效应。神经肌肉接头功能监测结果表明,0.3mg/kg囊肌松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分别为2.4min和63min,0.1mg/kg潘侃朗宁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分别为2...
关键词:爱肌松 潘侃朗宁 肌松效应 药理 
爱肌松在诱导插管中的应用
《临床麻醉学杂志》1995年第6期337-338,共2页叶亚军 马文正 韩秀绵 么孝恩 冯国辉 杨彦国 
我们对20例开胸手术病人应用爱肌松行快速诱导插管,发现采用小剂量的前剂量法可明显缩短起效时间。20例随机分为单次组和前剂量组,每组各10例。单次组在诱导药物静注后一次静注爱肌松250μg/kg。前剂量组则在诱导给药前...
关键词:爱肌松 神经肌肉麻醉 开胸术 气管插管 
安氟醚吸入与预注爱肌松对其肌松时效的影响
《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年第5期342-343,共2页吕国义 杨轶 史可梅 武岩 薛玉良 邓迺封 
单次静注爱肌松(0.3mg·kg-1,对照组)于3.17±0.81分钟(x±s)可获得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预注组(10例)首次量0.27mg·kg-1于预注剂量(0.03mg·kg-1)后5分钟给予,可使爱肌松的起效...
关键词:爱肌松 预注剂量 肌松时效 
爱肌松的药效学及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年第4期272-274,共3页杭燕南 孙大金 王祥瑞 皋源 龚国庆 
对66例心脏病手术和非心脏病手术患者,比较爱肌松和阿曲可林的药效学及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心脏手术中,两药起效时间相近;(2)近50%的爱肌松组病例需用新斯的明拮抗;(3)两药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因...
关键词:爱肌松 阿曲可林 循环 药理学 
爱肌松的临床应用体会
《天津医药》1994年第4期239-240,共2页吕国义 邓迺封 史可梅 武岩 
爱肌松(alloferin)是筒箭毒碱的人工半合成品,属中、长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作者于1992年10~11月,在安氟醚吸入麻醉中试用爱肌松(瑞士Rotch药厂提供),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本组共观察ASA Ⅰ~Ⅲ级择期全麻下手术...
关键词:爱肌松 临床应用 肌肉松驰药 
爱肌松在静脉普鲁卡因麻醉中的应用
《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年第2期102-104,共3页彭志勇 刘俊杰 曾邦雄 包光兴 
24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爱肌松、泮库溴铵在普鲁卡因复合麻醉中应用的肌松效应及心血管效应。结果表明,爱肌松的肌松效应及心血管效应和泮库溴铵类似,就肌张力恢复时间而言,爱肌松快于泮库溴铵。推荐爱肌松应用于普...
关键词:普鲁卡因 肌肉松弛药 临床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