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法

作品数:303被引量:94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毛松柏文书明吴继林王淑娟陈昌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总可滴定胺法测定聚丙烯酰胺树脂的交联度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刘肖 高洪涛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1MB049).
采用总可滴定胺法分析了聚丙烯酰胺树脂样品的交联度。热重红外联用谱图测定表明样品中未交联胺在300℃之前分解,交联胺在300℃后分解,利用滴定不同温度下样品不同的分解产物来测定交联胺的比值,确定样品的交联度。利用差式扫描量热法...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树脂 差式扫描量热法 总可滴定胺法 交联度 
多级闪蒸工艺在高炉煤气脱碳工艺中的应用
《能源化工》2025年第1期65-68,共4页张宝珠 屈慧珠 王腾飞 金锋 付艳鹏 王振林 刘西琨 
冶金工业作为能源消耗密集型且碳排放量大的产业,为实现“双碳”目标,各冶金企业积极探索低碳减排创新路径,在工程项目中应用CO_(2)脱除技术。高炉煤气脱碳具有气量大、CO_(2)含量高、压力较低、CO_(2)脱除精度要求低等特点,基于这些特...
关键词:胺法脱碳 Aspen软件模拟 多级闪蒸 
基于复合胺法脱硫的煤化工尾气处理研究
《化工管理》2025年第5期56-58,共3页焦楚风 
文章旨在探讨复合胺法在煤化工尾气脱硫中的应用,分析了气体预处理、脱硫吸收、富液再生及硫磺回收等工艺环节。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操作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特定配比的MDEA(甲基二乙醇胺)和PZ(哌嗪...
关键词:煤化工尾气 复合胺法 脱硫 
分流吸收-级间循环冷却耦合脱碳工艺研究
《现代化工》2024年第12期215-219,共5页张天娇 刘欣 刘永铎 周军 张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4253)。
为解决沙漠气田原料气温度高(≥60℃)、处理规模大(1200×10^(4)m^(3)/d)且二氧化碳分压低(≤0.5 MPa)而引起的胺液脱碳效果差及装置能耗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流吸收-级间循环冷却”的耦合工艺,利用HYSYS建模并优选出最佳分流比为2...
关键词:胺法 天然气脱碳 高温 二氧化碳分压 分流 循环冷却 工艺流程 节能 
心室辅助装置溶血测试中游离血红蛋白检测方法比较被引量:1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24年第5期500-505,共6页葛婉宁 梅旭 张柳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700817);第62批国家博士后基金(2017M620224)资助。
目的评价溶血测试中游离血红蛋白检测的三种方法,得出一种最适合于心室辅助装置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比研究,在阐述联苯胺法、Harboe测试法和Cripps测试法测试血红蛋白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基础上,对不同浓度的标准血红蛋白样本进行测试,描绘...
关键词:心室辅助装置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联苯胺法 Harboe法 Cripps法 
水性环氧固化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被引量:1
《黑龙江科学》2024年第8期14-17,20,共5页丁怡 管焓宇 朱丹丹 刘志勇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R2020KE0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8512)。
水性环氧固化剂是水性环氧树脂自乳化和自固化的关键,其组成、结构对水性环氧树脂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综述了固化剂制备技术,分析了酰胺化多胺法、聚酰胺法及环氧-多胺加成法制备技术及其优缺点,探讨了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应用进展,展望...
关键词:环氧树脂 酰胺化多胺法 聚酰胺法 离子型多胺-环氧加成法 非离子型多胺-环氧加成法 
胺法捕集技术在石灰窑烟气中二氧化碳处理的应用研究
《产品可靠性报告》2024年第3期136-137,共2页戴乐亭 白斌 
本文围绕胺法捕集石灰窑烟气中二氧化碳(CO_(2))的工艺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概述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强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随后,详细介绍胺法捕集CO_(2)的原理及其在石灰窑烟气处理中的应用,包括不同胺液如哌嗪、MEA(脱...
关键词:CO_(2)捕集 胺法 石灰窑 烟气处理 环境治理 
N,N-二甲基苯胺法与三乙胺法合成亚磷酸三乙酯工艺路线对比
《山东化工》2024年第6期33-37,41,共6页罗朝林 曹海龙 孙灵栋 
对N,N-二甲基苯胺或三乙胺作缚酸剂,合成亚磷酸三乙酯的两种工艺的原理、流程、原材料动力消耗、物料平衡、生产环境以及影响工艺各工序因素、三废产生情况及治理后的效果,环境污染案例以及主要设备作了详细的介绍。两者对比结果表明:N...
关键词:亚磷酸三乙酯 合成 三乙胺 N N-二甲基苯胺 
基于速率模型的胺法碳捕集系统吸收塔内传热传质耦合模型
《当代化工研究》2024年第5期31-33,共3页李东航 董文峰 杨凯翔 刘炳成 
为研究化学吸收法碳捕集系统吸收塔内CO_(2)化学吸收过程中,搭建了一套基于速率模型的传热传质耦合模型,用以分析塔内热质耦合过程和吸收塔吸收性能。与Aspen Plus工艺模拟软件比对后,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模型对某电厂CCUS示范项目...
关键词:化学吸收法 吸收塔 热质耦合 Aspen Plus 
胺法碳捕集过程胺气溶胶形成与排放研究现状被引量:1
《能源环境保护》2023年第3期195-203,共9页杨正大 贤振楠 邵凌宇 郑成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625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701500);校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21CX06012A)。
燃烧后胺法吸收CO_(2)极具规模化碳捕集和工业化推广潜力,但在高效吸收CO_(2)的同时,部分吸收剂会以气溶胶的形式随烟气离开碳捕集系统,不仅导致设备异常运行还会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胺气溶胶排放控制已成为胺法碳捕集工业化推广亟待...
关键词:胺法碳捕集 有机胺 胺气溶胶 协同控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