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杆状病毒

作品数:35被引量:10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丰戴和平徐洵张吕平徐丽美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鱼类病害研究》《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新农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防治
《新农业》2012年第6期55-55,共1页刘阳 
一、白斑病 1.病症对虾头胸甲触角区出现白斑,头胸甲易剥离。 2.病因主要是白斑杆状病毒所致。导致发病的主要因素有:①虾池老化,底质差。②放养密度过高。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 疾病防治 白斑杆状病毒 放养密度 白斑病 对虾头 易剥离 病症 
对虾抗病毒机理研究成果通过验收评审
《海洋信息》2007年第2期31-31,共1页林岳夫 
日前,福建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海洋三所承担的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对虾白斑杆状病毒感染机理研究”和“
关键词:对虾白斑杆状病毒 专家 分子标记 海水 抗病毒 验收评审 感染机理 
蟹、虾、蛤混养技术被引量:3
《齐鲁渔业》2007年第3期10-11,共2页王忠民 
1993年,全国各地同时爆发了毁灭性对虾白斑杆状病毒疾病后,福建省连江县大官坂垦区1066.7hm^2(16000多亩)连片虾塘,在科技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相继构建了虾、蛎与鱼,虾、蟹与蛏、蚶,蟹、虾与蛤等多种混养、套养模式,引导广大...
关键词:对虾白斑杆状病毒 混养技术 梭子蟹 花蛤 科技人员 套养模式 投资风险 连江县 
蟹、虾、蛤混养技术
《河北渔业》2006年第7期17-18,23,共3页王忠民 
关键词:混养技术 梭子蟹 虾塘 花蛤 白斑杆状病毒 科技人员 套养模式 投资风险 相关技术 连江县 
蟹、虾、蛤混养技术
《水产科技》2006年第2期29-30,34,共3页王忠民 
关键词:混养技术 梭子蟹 虾塘 花蛤 白斑杆状病毒 科技人员 套养模式 投资风险 相关技术 连江县 
对虾白斑杆状病毒DNA聚合酶调控序列的克隆
《生物学杂志》2005年第5期15-17,共3页范礼斌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编号HY9904
为了揭示对虾白斑杆状病毒的致病机理,将该病毒基因组中推测的DNA聚合酶上游调控序列克隆进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中,以便寻找一个能表达该病毒基因的细胞系统。
关键词:对虾白斑杆状病毒 DNA聚合酶 调控序列 
南美白对虾白斑病的防治被引量:3
《北京水产》2005年第3期17-17,共1页沈振伟 
白斑病毒病目前已成为海、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危害最严重的病毒病,一旦发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对虾便出现暴发性死亡,严重的导致整池绝产、全军覆没,给广大养殖者造成惨重损失.早发现、积极治疗该病是养殖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 白斑病 防治 白斑杆状病毒 症状 
从三疣梭子蟹中检出白斑杆状病毒的实验报告被引量:5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年第1期118-118,共1页王虹玲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 白斑病毒 实验报告 病原体 
“对虾白斑杆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研制成功
《食品信息与技术》2004年第12期63-63,共1页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在海洋局和国家“863”计划有关部门的资助下,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完成了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DNA的全序列测定。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对虾白斑杆状病毒(PWSBV)PCR...
关键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虾白斑杆状病毒 检测试剂盒 DNA 全序列测定 
对虾白斑杆状病毒PCR检测试剂盒研制成功
《渔业科技产业》2004年第4期37-37,共1页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在海洋局和国家“863”计划有关部门的资助下,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完成了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DNA的全序列测定。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对虾白斑杆状病毒(PWSBV)PCR...
关键词:对虾白斑杆状病毒 PCR检测 基因组DNA 试剂盒 序列测定 “863”计划 实用价值 部门 国家 世界范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