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

作品数:1016被引量:78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四达曹必伟周晶赵焰肖航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学术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深察名号”与汉儒对礼制秩序的价值探索——以《春秋繁露》和《白虎通义》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4
《学术研究》2011年第3期32-37,159,共6页王四达 
"深察名号"是汉儒董仲舒提出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治国思想。它既继承三代的礼治传统和百家的名实理论,又超越了诸子技术性的名号治国论,通过深察名号的道德意蕴,使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起来。其后汉儒继承了这一思想方法,特别是为汉章帝...
关键词:汉儒 深察名号 礼制秩序 价值探索 
“三纲六纪”与儒家社会秩序观的形成被引量:2
《学术研究》2011年第3期38-43,共6页张造群 
作为记录东汉白虎观会议的重要文本,《白虎通义》在继承先秦尤其是西汉儒生社会秩序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变迁提出了"三纲六纪"思想,发展完善了儒家的社会秩序观。一是将儒家着重调整的社会关系由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关系延伸到以君...
关键词:儒家 社会秩序 《白虎通义》 三纲六纪 
思想与皇权的协调——论孝观念从孔孟到《白虎通义》的转变被引量:5
《学术研究》2008年第5期17-23,共7页方光华 
孝是先秦儒家提出的整合社会的思想观念之一,到《白虎通义》已经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规范。但关于孝的讨论,从孔孟经荀子、董仲舒到《白虎通义》,无论在孝的源由、内涵、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既反映了儒学理论自身矛盾的发...
关键词: 孔孟 荀子 董仲舒 白虎通义 皇权 
汉代章句与《白虎通义》被引量:8
《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100-104,共5页张荣明 
从形式特征看 ,《白虎通义》与汉代章句不同 ,但二者之间又有渊源关系 ,且都以经和诠释作为构成要素 ;从内容特征看 ,二者相同 ,都重在义理阐述。这种异同关系表明 ,《白虎通义》不是一般的章句 ,而是特殊的章句———皇家章句。
关键词:章句学 白虎通义 经学 诠释学 
《白虎通义》是不是章句被引量:7
《学术研究》2002年第9期104-110,共7页杨权 
本文把“章句”与“传”、“说”、“记”、“笺注”、“训故”、“条例”做了比较 ,归纳章句具有两个特征 :一是分章析句解释古代经典的意义 ;二是紧密依附所阐释的对象 ,不单行。在此基础上 ,论证了“《白虎通义》是汉代的‘皇家章句...
关键词:《白虎通义》 章句 汉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