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

作品数:530被引量:1491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丽娜刘吉成周鸿立丛欢屠鹏飞更多>>
相关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白鲜皮-地肤子药对醇质体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医药导报》2025年第4期639-647,共9页姜京京 吕江维 杨硕 陈泳霖 夏江 王昊 张文君 
2023年度新一轮黑龙江“双一流”学科协同创新成果项目(LJGXCG2023-101);2024年黑龙江省中医药经典普及化专项课题项目(ZYW2024-025;ZYW2024-076)。
目的制备白鲜皮-地肤子药对醇质体,筛选最佳处方工艺,对其进行处方验证及性能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白鲜皮-地肤子醇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处方,并对其外观形态、粒径大小、Zeta电位及稳定性...
关键词:白鲜皮 地肤子 醇质体 处方优化 
白鲜皮化学成分研究
《中成药》2025年第3期812-821,共10页刘艳 温田田 孙野 陈庆山 张丽莉 匡海学 杨炳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创新基金重点项目(U22A20370);黑龙江省“双一流”学科协同创新成果建设项目(LJGXCG2022-096)。
目的研究白鲜皮化学成分。方法白鲜皮70%乙醇提取物采用HP-20大孔树脂、硅胶、MCI、ODS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3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芦丁(1)、芹菜素(2)、儿茶素(3)、...
关键词:白鲜皮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白鲜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元素积累规律及分配特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邵财 孙海 关一鸣 金桥 王秋霞 张亚玉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10202096NC)。
以3年生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白鲜不同生育时期根、茎、叶的干质量及营养元素含量,分析白鲜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元素积累规律及分配特征,为白鲜科学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白鲜在生长过程中,不同营养元...
关键词:白鲜 营养元素 积累 分配 合理施肥 
基于psbK-psbI序列的白鲜鉴定研究
《中国现代中药》2024年第12期2076-2081,共6页薛嘉宁 赵容 于莹 高铭泽 尹海波 黄罗强 
辽宁省道地DNA指纹图谱建立项目(2022003)。
目的:基于psbK-psbI序列,运用DNA条形码技术对辽宁省22批与贵州省2批药用植物白鲜的样品进行鉴别分析。方法:利用DNA试剂盒提取法,从24个白鲜样品的根皮中提取DNA,对psbK-psbI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后进行双向测序,并从国家...
关键词:白鲜 psbK-psbI DNA条形码 系统发育分析 
白鲜皮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研究进展
《药学前沿》2024年第10期252-267,共16页胡文凯 徐晓敏 蒋鑫 沃佳美雪 贾素霞 刘树民 卢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项目(2022YFC3502104)。
白鲜皮是芸香科植物白鲜的根皮,是主要的入药部位,为“诸黄风痹之要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的功效。白鲜皮中主要含有生物碱、倍半萜类、柠檬苦素、脂肪酸、挥发油、黄酮及甾体类等228个化学成分。其体内外药理活性包括抗菌...
关键词:白鲜皮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性 研究进展 生物碱 倍半萜类 柠檬苦素 脂肪酸 
国医大师禤国维运用皮类中药治疗皮肤病经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10期2532-2537,共6页王家爵 谢凌峰 李红毅 莫秀梅 陈达灿 禤国维(指导)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编号:2023376);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助项目(粤财科教[2020]126号);广东省科技厅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粤财科教[2020]52号);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编号:SZ2021ZZ39);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资助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21)272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禤国维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发[2015]24号);陈达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基于“以皮治皮”理论,运用皮类中药治疗皮肤病是中医“整体辨证”与“取象比类”思维的体现。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以阴阳为本,从皮肤病“阴阳失衡,外见于皮”的核心病机出发,将“以皮治皮”与“平调阴阳”理论相结合,发挥皮类中药在治...
关键词:皮肤病 皮类中药 以皮治皮 蝉蜕 白鲜皮 乌豆衣 牡丹皮 地骨皮 国医大师 禤国维 
白鲜皮饮片的质量评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4年第19期54-58,共5页王怀刚 郭司群 白雅静 王怀伟 
目的:对市场上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白鲜皮饮片进行抽样、检验、质量分析评价,指导市场监管。方法:抽取全国各地市场流通的33批次白鲜皮样品,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白鲜皮项下方法对其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进行研究...
关键词:白鲜皮 质量分析评价 性状 鉴别 浸出物 
基于体内实验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白鲜皮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62-70,共9页卢懿 吴伟 杨扬 张彤 刘梅 
康缘医药研究院新药孵化基金项目(20210906)。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初步验证白鲜皮治疗湿疹的有效性,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白鲜皮治疗湿疹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白鲜皮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
关键词:白鲜皮 湿疹 体内实验 网络药理学 靶点 炎症因子 
认识中药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4年第9期19-19,共1页臧滨 
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通过总结推演逐渐发现和发明的。既然是来源于食物,就会有气味和滋味,中药气和味包含着两重含义,一个是鉴别或使用中药时候通过口尝、鼻嗅获得的感官感受,一个是上升为理论层次的药性...
关键词:药性理论 鉴别要点 四气五味 中药味 白鲜皮 两重含义 蒜臭味 气味 
基于转录组和DNA甲基化组的白鲜碱致小鼠肝损伤的性别差异研究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24年第8期861-867,共7页于子惠 徐子瑛 李龙朝 侯红平 田紫妍 袁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2130065)。
背景白鲜碱是中药白鲜皮的主要成分,具有肝毒性,可诱导肝损伤。临床发现,白鲜碱致肝损伤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目的绘制DNA甲基化组及转录组图谱,探索白鲜碱致肝损伤性别差异的调控机制。方法构建白鲜碱诱导的肝损伤雌性和雄性小鼠模型...
关键词:白鲜碱 药物性肝损伤 性别差异 转录组 DNA甲基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