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鲢

作品数:867被引量:1769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熊善柏林琳姜绍通陆剑锋励建荣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渤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淡水渔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白鲢漂洗鱼糜和未漂洗碎鱼肉营养成分的分析比较被引量:23
《淡水渔业》1999年第8期16-18,共3页汪之和 陶妍 刘振华 
对白鲢的漂洗鱼糜和未 漂洗碎鱼肉从化学组成成 分上分析比较, 发现碎鱼肉经过漂洗后, 由于除去了大部分水溶 性蛋白质、盐溶性蛋白质相对增加, 因而总蛋白含 量基本上保持不变, 而脂肪和灰分则明显下降。金属元素中 Na 、 K、...
关键词:白鲢 鱼糜 肌肉成分 营养价值 
延长白鲢鱼苗活运时间综合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
《淡水渔业》1999年第8期22-24,共3页雷晓凌 吴红棉 刘云林 王梦娇 
本试验以白鲢鱼苗为试验对象, 选用活性 炭、温度、氯化钠和碳酸四 因素模拟运输正交试验以及样品的水质检验。四因素最佳 组合为: 活 性炭为75 克 ( 15 % ) , 温度为 20 ℃, 氯化钠为02 % , 碳酸为300pp m ...
关键词:白鲢 鱼苗运输 存活时间 碳酸 活性碳 
白鲢对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的免疫应答被引量:11
《淡水渔业》1997年第1期26-27,共2页贺路 李杜 徐文 
用嗜水气单胞菌9120株制备了鱼类出血性败血症疫苗。用该疫苗分二组对白鲢进行免疫,检测免疫后白鲢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其中加佐剂免疫组获得了较高滴度的凝集抗体,不加佐剂免疫组产生的凝集抗体滴度较低,但用间接血球凝集试验可以检出。
关键词:白鲢鱼 嗜水气单胞菌 疫苗 免疫 
白鲢血细胞形态的观察
《淡水渔业》1986年第6期36-37,F004,共3页钱国英 陆伟民 
国内外研究表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对鱼类血液生理状态的观察,能够了解诸如饵料不足、病理状况、对环境条件的生理反应等重要情况。然而,目前鱼类血液生理学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血液生理指标。本试验的目的旨在观...
关键词:观察 血细胞形态 正常 血液生理学 病理 生理反应 白鲢 血液生理指标 环境条件 鱼类 
白鲢脑下垂体的催产试验
《淡水渔业》1986年第1期39-41,共3页Н.С■ЛЬ■ИКОВ 刘澧津 
从七十年代起,越南普遍用大型白鲢的脑下垂体代替野鲤垂体,进行草鱼人工繁殖,所用的白鲢有地方种H.molitrix harmandi和中国和H.molitrix。苏联也成功地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А.Б.Бурлаков(1977)用电泳法从白鲢垂体中分离...
关键词:白鲢 催产试验 地方种 泥鳅 种蛋 草鱼 垂体 电泳法 排卵 分离 
养鱼池塘生态系统及白鲢的作用初探被引量:4
《淡水渔业》1983年第3期8-11,共4页李元善 
本文拟就我国养鱼池塘生态系统的特点、白鲢可能生产量的估算、白鲢合理放养的依据以及白鲢在养鱼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养鱼池塘 白鲢 合理放养 生态系统 初探 估算 中国 生产量 作用 问题 
白鲢与罗非鱼轮养技术的研究
《淡水渔业》1982年第6期17-19,共3页吴琅虎 王茂林 罗远忠 张汉华 
我们于1980年-1981年在武汉市后湖公社及本所进行了鲢鱼与罗非鱼轮养试验,对改进城郊养鱼的商品鱼结构,提高单产有一定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关键词:罗非鱼 轮养技术 白鲢 商品鱼 养鱼 单产 试验 进城 城郊 武汉市 
浅谈拦网网目的合理规格
《淡水渔业》1980年第6期18-18,共1页曹维孝 林康生 
选择拦网网目规格主要有四种方法;第一种是按经验数据选用,如拦二寸鱼种用2厘米网目,拦三寸鱼种用3厘米网目等。第二种是按经验公式a=0.12L计算,a为拦网目脚长(厘米),L为鱼种全长(厘米)。第三种是在静水条件下,拦网网目长度不超...
关键词:网目 鱼种 鱼体 白鲢 规格 流水 合理 拦网 周长 系数 
草鱼、白鲢在塔里木河自然繁殖被引量:2
《淡水渔业》1980年第6期25-25,共1页肖汉纲 开文 
草鱼,白鲢能否在新疆塔里木河自然繁殖,这是多年来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自治区水产局组织有关单位在塔里木河的农垦十六团渡口、阿拉尔渡口、沙雅县塔河段、农垦十六团上游水库进库处等四个点进行了调查。先后在各点获得一定数量的各个...
关键词:自然繁殖 草鱼 白鲢 鱼苗 发育期 塔里木河 鱼卵 十六 农垦 沙雅县 
操作后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白鲢的大批死亡
《淡水渔业》1980年第5期39-39,共1页陈毕生 
从白鲢的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病理损害,证明本病原因子为莱脱氏变形杆菌(proteus rettgeri)。本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是家禽肠道内的正常细菌,可能是用禽粪作肥料将细菌带入水中,使因扦捕或搬运而受伤的白鲢感染致病。
关键词:细菌感染 死亡 病理损害 正常 致病 革兰氏阴性菌 变形杆菌 白鲢 肥料 细菌性疾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