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社

作品数:220被引量:14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范杨陈恬李晓春吴艳周婷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新疆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戏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回望与坚守 对山西太谷建桃秧歌剧团的考察研究
《中国戏剧》2024年第6期49-51,共3页王玲 
2023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戏剧的活态传承研究--以祁太秧歌为例”(项目编号:2023YY378)阶段性成果
祁太秧歌是至今仍然活跃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祁县一带的地方小戏。以关庆顺、阎定文为代表的音乐学家先后在文献收集、音乐形态学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为祁太秧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以秧歌班社为视角的学术研究并不多见。...
关键词:地方小戏 音乐形态学 音乐学家 祁太秧歌 山西太谷 文献收集 人类学研究方法 班社 
近现代天津昆曲发展
《中国戏剧》2020年第2期64-66,共3页苏坦 
2016年文旅部文化艺术科学项目《天津近现代音乐史考略》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DD30。
昆曲在天津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清末民初开始活跃。民国初期,许多昆曲名家到天津献艺、教学、创办曲社,他们的到来繁荣了天津昆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昆曲进入了繁盛时期,这期间除天津昆曲班社频繁活动外,许多外地著名的昆曲班社频...
关键词:民国初期 昆曲 繁盛时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班社 清末民初 近现代 天津 
闽西连城客家提线木偶戏的百年守望被引量:1
《中国戏剧》2019年第8期90-91,共2页王蜀霞 
福建省社会科学2017年规划项目《非遗保护背景下的福建客家传统音乐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FJ2017B083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间,连城县赖源乡徐象球与上杭白砂村"霁月楼"木偶班社著名艺人李如意结拜金兰。李如意将二子李金铃过继给徐象球,易名徐传华(1906—1988)。整台的木偶、乐器、道具等,随同徐传华一起来到了赖源。此后,以李如意为师...
关键词:木偶戏 客家 闽西 百年历史 如意 连城县 班社 乐器 
山东冠县蛤蟆嗡调查
《中国戏剧》2018年第12期67-68,共2页杨昉 
经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统计,截至2015年8月31日,全国有348个地方戏曲剧种。241个地方戏曲剧种拥有国办戏曲演出团体,107个地方戏曲剧种仅有民营团体或民间班社,其中70个剧种仅有民间班社。山东省有地方戏曲剧种28个,至今仍能演出的只有...
关键词:山东冠县 地方戏曲剧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演出团体 民营剧团 山东省 普查 班社 
福州戏俗趣谈
《中国戏剧》2012年第5期63-65,共3页林光耀 
福州戏约有400年历史。辛亥革命后,班社林立,其中较著名的有"三乐一旗(奇)两头羊(然)",即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善传奇、赛天然和庆乐然。福州有许多闽剧爱好者,农闲时搭班组社,串村唱戏。这些专业和业余的闽剧班社,长期生活...
关键词:福州 俗趣 辛亥革命 古老文化 爱好者 班社 闽剧 破台 
文化部戏曲改进局的成立及其衍变(续)被引量:2
《中国戏剧》1995年第10期40-43,共4页刘英华 
文化部戏曲改进局的成立及其衍变(续)刘英华二、文化部戏曲改进局直属单位的创建及变迁1.京剧研究院:1949年10月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成立,原华北平剧院部分人员进入北京(原延安平剧院人员于1947年分散各解放区后,罗合如...
关键词:中国戏曲研究 戏曲改革 文化部 剧场 中国京剧 班社 梅兰芳 研究院 实验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戏班史》出版问世
《中国戏剧》1992年第7期25-25,共1页曲祖文 
由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班史》(张发颖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论述中国戏曲班社发展历史的专著。该书共十六章,以丰富的史料,从我国历史上的乐户制度、历代宫廷教坊组织、城乡民间演出活动、家班制度、票房票友活动、名角挑班制度、...
关键词:戏曲班社 家班 培养制度 沈阳出版社 经营管理制度 历史嬗变 
庐剧被引量:1
《中国戏剧》1957年第9期-,共1页辛人 
庐剧原名叫倒七戏,于1955年7月1日改称庐剧。是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它流行于淮河南北和长江两岸的一千多万人口的地区。庐剧的起源,向无史料可供稽考。据老艺人说,在太平天国年间,就有了职业性的流动班社。从现有的演唱形式和剧...
关键词:三小戏 戏曲 剧目 折戏 班社 剧种 剧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