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类构件

作品数:18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春广李富民李喜朋刘钊周世圆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理工大学锦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甘肃科技》《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水利科技与经济》《混凝土》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论影响板类构件裂缝宽度的因素
《建筑结构》2018年第S1期560-562,共3页汝蔺 
板类构件是最常见的结构构件,譬如楼面板、基础底板等。采用规范公式计算出不同情况下满足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的钢筋允许应力值,用钢筋允许应力值表征混凝土板裂缝开展情况,对影响板类构件裂缝宽度的因素进行量化对比和分析。提出板类构...
关键词:板类构件 最大裂缝宽度 钢筋允许应力 
CRB600H钢筋在板类构件中的应用被引量:4
《建筑结构》2013年第S1期708-711,共4页于秋波 谢丽丽 刘立新 蒋晖 
CRB600H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是国内近年来研制开发的新型冷轧带肋钢筋,它具有明显的屈服点、塑性好、强度高与混凝土握裹力强等优点。结合工程实例,对配置不同强度等级钢筋的楼板进行了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分析对比了...
关键词:CRB600H 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 最小配筋率 钢筋用量 推广应用 
地下结构中板的内力与配筋分析
《四川建筑》2012年第5期144-146,共3页高云龙 熊元潮 王艳斌 
与地上结构不同,地下结构中板除了承受弯矩、剪力外,还会受到轴力作用。但是目前在计算板的配筋时,地下结构中采用和地上结构相同的方法,即按照纯弯构件进行设计。文章重点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分析了轴力对板配筋的影响,分析了实际工程...
关键词:地下结构 板类构件 轴力 配筋 
保证现浇楼板保护层厚度一法
《重庆建筑》2012年第5期41-41,共1页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中包括钢筋保护层厚度,纵向受力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关键词:钢筋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现浇楼板 板类构件 实体检验 结构安全 允许偏差 力筋 
保证现浇板保护层厚度一法
《重庆建筑》2011年第3期10-10,共1页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中包括钢筋保护层厚度.纵向受力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由于梁、柱以及板的...
关键词:钢筋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现浇板 板类构件 混凝土垫块 允许偏差 实体检验 结构安全 
干缩对混凝土结构物的影响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年第4期364-364,共1页王滨 侯连权 马云龙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物 干缩裂缝 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 板类构件 方向分布 预制构件 温度变化 
保证现浇楼板保护层厚度一法
《建筑工人》2007年第1期39-39,共1页楼德军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中包括钢筋保护层厚度,纵向受力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关键词:钢筋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现浇楼板 板类构件 实体检验 结构安全 允许偏差 力筋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质量控制被引量:1
《建筑工人》2005年第12期28-29,共2页牛二强 
关键词:钢筋保护层厚度 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质量控制 厚度偏差 纵向受力 板类构件 安装位置 安装要求 尺寸偏差 
工程与技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5年第14期36-38,共3页
工程数学粘性流体大幅晃动的ALE迎风有限元方法;工程力学横向脉冲磁场下悬臂导电薄板的动力屈曲;板类构件内部残余应力测试技术研究;谐和激励下强非线性杜芬范德波振子的响应;工程地质学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研究。
关键词:技术科学 基础学科 内部残余应力 有限元方法 空间变异性 工程地质学 大幅晃动 粘性流体 工程数学 动力屈曲 导电薄板 脉冲磁场 工程力学 测试技术 板类构件 强非线性 谐和激励 渗透系数 ALE 振子 
板类构件内部残余应力测试技术研究被引量:21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第3期381-384,共4页王秋成 柯映林 邢鸿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17510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M503034);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资助项目(03050).
为了克服现有残余应力测试技术难以测定工程构件内部残余应力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被称为裂纹柔度法的残余应力测试新方法.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原理,在被测物体表面引入一条深度逐渐增加的裂纹,通过测定零件表面的残余应变释放量来计算7055...
关键词:残余应力 内应力 测量 裂纹柔度法 断裂力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