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舆论

作品数:79被引量:13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兴豪裴增雨李红祥王美平刘文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邵阳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光帝国”炮制始末——以九一八事变后的报刊舆论为中心
《巢湖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72-79,共8页孔德隆 
“明光帝国”,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筹建伪政权的最初试验,为伪满洲国的出现做了铺垫。文章以近代中日报刊史料为依据,梳理相关新闻报道和社论时评,呈现“明光帝国”从筹建到取消的历程。通过对比分析中日舆论的宣传导向,进一步...
关键词:“明光帝国” 九一八事变 报刊舆论 
阮玲玉自杀事件的诉讼视角、媒体钩沉及“新女性”形象建构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79-89,共11页刘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鲁迅与电影文化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1XJC751001)。
阮玲玉自杀事件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影坛的大事件,关于其死因的探讨及引发的社会舆论长期存于中国影人的批评研究中,并呈现出多元融合的趋势。阮玲玉与张达民、唐季珊的情感纠葛及其所引起的报刊舆论风波,反映了女性个体名誉遭遇污名化...
关键词:阮玲玉 张唐互讼 报刊舆论 “新女性”形象建构 
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事件中英国报刊“舆论一致”现象研究
《中东研究》2023年第2期183-204,311,312,共24页叶亢 
深圳市哲学社科规划2021年度课题“英国的中东殖民知识生产与传播(1800-1914)”(SZ2021C022)的阶段性成果。
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是英帝国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改变了整个中近东的国际格局。1881年9月奥拉比兵谏后,英国舆论开始密切关注埃及,舆论呈现纷繁芜杂的局面,英国大报是舆论的核心。1882年初奥拉比掌权后英国舆论出现了两大阵营,其中的战争...
关键词:英国 埃及 奥拉比起义 “舆论一致” 
1930年代中国报刊舆论关于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的讨论——以《大公报》等报刊为着眼点的考察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2023年第2期1-34,245,共35页阎书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30年代国统区舆论界苏联观研究”(项目号:15BZS082)阶段性成果。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苏联逐渐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时,随着“一五”“二五”两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推进,在1929年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萧条的背景下,苏联经济取得了超常规快速发展。苏...
关键词:1930年代 中国舆论 苏联 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 
民国时期圆明园划归清华大学之争论——以北平报刊舆论为中心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88-101,223,共15页刘仲华 
自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抢掠、焚毁西郊“御园”,圆明园沦为“废园”之后,如何利用这片荒废之地便成为不同历史时期国人的心事所系。1933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为改良发展农业,训令将圆明园遗址划拨清华大学筹办农学院,以谋振兴农业,结...
关键词: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佃户 清华大学 北京市农会 北京报刊舆论 
从不满到变革:甲午战争后的晚清报刊舆论主题研究
《时代人物》2023年第24期69-71,共3页张晓旭 毕元辉 
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2022040)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之一,它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刺激了中国的变革和觉醒。报刊作为反映社会舆论的一个重要载体,本文在搜集1895年到1912年报刊报道的基础上,梳理及总结了甲午战后民间舆论,总结...
关键词:甲午战争 维新变法 报刊 
七七事变前日本的“中国再认识论”探析——以报刊舆论为中心
《历史教学(下半月)》2023年第8期23-34,共12页马思雨 王美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战时日本政府对中国共产党的调查、认知与决策(1931-1945年)”(20AZS012)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币制改革中,日本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派报刊率先倡导“中国再认识论”,批判“中国分裂论”,主张“助力”中国的统一大势,倡导以南京国民政府为对象调整包括华北问题在内的中日邦交与对华政策。西安事变后“中国再认识论”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日本报刊 “中国再认识论” 币制改革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从政治主张到政治共识——抗战末期“联合政府”在国统区的报刊舆论建构被引量:1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年第8期107-125,128,共20页程磊 王咏梅 
安徽大学“中国新闻舆论史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抗战末期,“联合政府”成为中国政治的主题。既有研究多认为该主张“一经中共提出‘即轰动大后方’,‘重庆报刊纷纷报道之’”,但这并不符合史实。其甫一面世即遭到重庆当局围堵,相关报道也呈现出时空差异,考察它在国统区突破封锁、赢...
关键词:“联合政府”主张 国统区 报刊舆论 政治共识 政党竞合 
清末报刊对西藏建省论的舆论表达及影响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58-64,154,共8页李浩 卢春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西藏地方档案及其管理研究”(项目号:20BTQ100);安徽省高校研究生科学研究项目“清季报刊与中外交涉的舆论动员(1872-1912)”(项目号:YJS20210099);西藏民族大学校内科研项目重大培育项目“文人论政:梁启超涉藏言论研究”(项目号:19MDZ0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依据清末报刊有关“西藏建省”话题的报道,对报刊“西藏建省”论舆论表达变化的过程、原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从“19世纪末期报刊西藏建省舆论的兴起“”清末十年报刊对‘西藏建省’论的舆论关照“”报刊对清廷缓改西藏为行省...
关键词:边疆治理 “西藏建省”论 报刊舆论 
报刊舆论、话语重构与社会变迁:1905年上海会审公廨案新探
《近代中国》2021年第1期87-103,共17页曾荣 
近代中国日益发达的报刊舆论,往往在一些重大事件中扮演着催化剂的作用,引发内外政策的演变、话语内涵的重构,乃至社会思想的变迁。1905年上海会审公廨案爆发后,中国知识阶层与趋新人士借助报刊舆论的力量,发动各界民众及社会团体举行...
关键词:报刊舆论 文明排外 会审公廨 社会变迁 国民外交 内外政策 话语重构 学界人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