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作品数:392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邹红梁秉堃陈军赵建新陈冬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剧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抒情的史诗与孤绝的诗史——评戏剧《杜甫》
《戏剧文学》2019年第10期86-88,共3页唐嘉 
2019年8月,由郭启宏编剧、冯远征导演与主演的历史题材大剧《杜甫》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该剧的编剧郭启宏1991年也曾担任过戏剧《李白》的编剧,两位传奇诗人的剧作相隔近三十年,先后走上北京人艺的舞台,实现了跨时空的对话与交融,...
关键词:中国现代戏剧 《杜甫》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诗史 史诗 抒情 历史题材 《李白》 
2014首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印象记
《戏剧文学》2014年第9期111-117,共7页孙海英 
2014首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以3月11日上演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茶馆》开启大幕,以6月5日演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白鹿原》落幕。共演出12部国内外戏剧,总计30场演出。5部外国作品为:德国柏林列宁广场剧院(又名邵宾那剧院)的《朱...
关键词:戏剧节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国际 曹禺 天津 印象 外国作品 《白鹿原》 
剧中二人转 亲切又遗憾
《戏剧文学》2014年第7期147-150,共4页耿瑛 
我这个老曲艺工作者,非常喜爱曲艺艺术。记得1956年,我看辽宁评剧团的《啼笑因缘》(张恨水原著、徐汲平改编),剧中有沈凤喜(陈萍扮演)唱的东北大鼓,感到很亲切。1962年在北京,首次看到老舍先生的名作、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
关键词:东北二人转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啼笑因缘》 东北民主联军 解放战争时期 曲艺艺术 《茶馆》 民间艺人 
温故可以知新——为北京人艺建院六十周年而作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2年第7期8-11,共4页邹红 
今年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六十周年。1953年,也即北京人艺建院的第二年,正值前苏联著名戏剧家聂米洛维奇·丹钦科逝世十周年,时任北京人艺第一副院长的焦菊隐特意撰文以表纪念之情。
关键词:北京人艺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剧场艺术 戏剧家 前苏联 焦菊隐 副院长 
曹禺老师教我们写戏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2年第6期59-61,共3页梁秉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已经建立了整整60周年。最近的日子里,一些往事又争先恐后地出现在笔者的眼前,让人感慨万端。其中,关于曹禺老师的往事就更是如此。
关键词:老师 曹禺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被激活的经典文本——新世纪以来“赵氏孤儿”的话语意义生产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2年第4期91-94,共4页孟汇荣 
新世纪10年以来,中国文学艺术界引人瞩目的一个事件便是对“赵氏孤儿”这一经典文本的反复叙写。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四个文本为:2002年9月由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的《程婴救孤》(陈涌泉编剧、李建树主演,下文简称豫剧本);2003年4月北...
关键词:《赵氏孤儿》 经典文本 话语意义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国家话剧院 激活 《程婴救孤》 历史著作 
问人生,到此凄凉否?——谈《知己》的人生意蕴与舞台呈现
《戏剧文学》2010年第4期15-17,共3页邹红 
由郭启宏编剧、任鸣导演、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新编历史剧《知己崂是近年来首都舞台又一部成功的原创之作。这是著名剧作家郭启宏先生继《李白》、《天之骄子》后又一部力作,而且在舞台意蕴、人生哲思方面更加悠远、深邃。特别是剧...
关键词:舞台呈现 人生意蕴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天之骄子》 新编历史剧 《李白》 人生感悟 郭启宏 
北京人艺的奠基之作——《龙须沟》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09年第12期13-15,共3页邹红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史上,《龙须沟》的创作演出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当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刚刚成立不久,确定怎样的演剧风格、采取什么样的导演方式更符合中国演员的实际情况、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排练方法等等,...
关键词:《龙须沟》 北京人艺 奠基之作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排练方法 话剧院 演出 
金缕曲成风雨狂——评郭启宏的新编历史剧《知己》
《戏剧文学》2009年第9期22-26,共5页陈迎宪 
2009年的暮春时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推出了由郭启宏先生编剧的历史剧《知己》。
关键词:新编历史剧 《知己》 郭启宏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风雨 编剧 
坚守·传承·创新——新时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发展轨迹探微
《戏剧文学》2009年第2期10-13,共4页邹红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是中国社会各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的三十年,也是中国戏剧在创作、演出方面产生了突破性变革的三十年。如果可以将百年中国话剧的发展以三十年为单位划分为三个时段的话(文革十年不计入内),那么这后三十年应该说是最...
关键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传承 中国话剧 改革开放 中国社会 中国戏剧 突破性 变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