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律

作品数:9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朱力华方炳森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医学会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民族艺术研究》《音乐探索》《音乐世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等传间歇整数倍律及其新解读
《实用心电学杂志》2010年第2期83-85,共3页方炳森 朱力华 
关键词:间歇 解读  国内文献 文氏周期 心律失常 传导时间 出版 
文艺研究中的数学化问题及前景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7年第2期36-40,共5页薛世平 
本文试就文艺研究中的数学化问题及前景作一介绍和阐述。
关键词:文艺研究 倍尔数 黄钟正律 蕤宾倍律 发展前景 
朱载育的“密律”理论在笛管上的应用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4年第3期69-72,共4页韦俊云 
朱载育(1536~约1612)为了解决律与律之间的音程等比一致,以利于音乐创作上的自由转调,以及乐器制作和演奏时的便利,他大胆地抛开了几千年来在乐律研究上的复古主义和改良主义的陈规陋习,采用了传统勾股术(勾~2+股~2=弦~2)的计等方...
关键词:朱载育 世界音乐 音乐创作 复古主义 倍律 乐器制作 明万历 勾股 大吕 南吕 
概观我国的乐律和音阶调式
《民族艺术研究》1991年第1期60-68,59,共10页黄相泉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音阶调式,都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音乐实践中逐渐应用和发展起来的。其间经历若干世纪的漫长岁月,才能从游移不定到有所定型;而且以后还会演变发展。 我国在远古时代,上溯到殷周或更早,便已使用五声音阶乃至七声音阶...
关键词:七声音阶 燕乐 五声音阶 四调 五度 变徵 十二律 二十八调 三分损益法 倍律 
律动的变换
《音乐世界》1989年第11期33-34,共2页杨瑞庆 
“律动”这个字眼好象在歌曲创作中未被人强调过,只见过儿童音乐中有“律动曲”这个体裁。那么什么叫“律动”呢?律动就是有规律的运动,所以儿童能在律动曲的伴奏下,做出整齐划一的动作。形成律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强拍与弱拍的固...
关键词:速度问题 儿童音乐 歌曲创作 潮涨潮落 周期变化 段内部 单位拍 间奏 北国之春 倍律 
论朱载堉的律学思维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70-78,共9页陈其射 
朱载堉(1536——约1610年)是我国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和历数学家,他在《乐律全书》的“律学新说”和“律吕精义”中首创了举世公认的十二平均律(新法密率),解决了自古至明十二律不能周而复始的悬案,实现了历代律学家为十二律“
关键词:朱载堉 律学 新法密率 三分损益 乐律学家 乐律全书 十二律 倍律 律数 等差律 
朱载堉“相生四新法”今释——为纪念朱载堉诞辰450周年而作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20-22,共3页李武华 
朱载堉(1536—1611)字伯勤,明室郑恭王朱厚烷之子。其父在向世宗皇帝上本的同时,又遭诬陷,因而非罪入狱。年仅15的朱载堉,即于其宫门外另筑土屋,以示抗议,并在此潜心治学,凡十九年。35岁时始与学者何瑭之孙女完婚。25岁时即写出第一部著...
关键词:朱载堉 乐律全书 朱厚烷 瑟谱 仲吕 何瑭 倍律 半律 今释 三分损益 
朱载堉十二平均律理论创建中的律学数学方法——纪念朱载堉诞生四百五十周年被引量:4
《音乐探索》1986年第4期19-24,共6页黄国玺 
我国明代伟大的音乐家、音乐理论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朱载堉(1536——1611)最为突出的成就,是在世界上首创十二平均律理论,为丰富人类科学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在他论述十二平均律理论的《律学新说》(1584)、《律吕精义...
关键词:朱载堉 律学 三分损益 数学方法 音乐理论家 密率 倍律 十二律 钱乐之 钟律 
朱载堉的“密律”理论在笛管上的应用
《音乐探索》1985年第2期68-72,共5页韦俊云 
朱载堉(1536—约1612)为了解决律与律之间的音程等比一致、以利于音乐创作上的自由转调,以及乐器制作和演奏时的便利,他大胆地抛开了几千年来在乐律研究上的复古主义和改良主义的陈规陋习,采用了传统勾股术(勾~2+股~2=弦~2)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朱载堉 世界音乐 音乐创作 倍律 复古主义 乐器制作 管口校正 勾股 大吕 夹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