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论

作品数:139被引量:12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陈维昭施议对徐安琪胡建次李金坤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昌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澳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戏曲“本色”的精神内核与场上影响
《人文天下》2024年第11期51-58,共8页方锦涛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8ZD03)的研究成果。
中国戏曲的“本色”争论常落脚于戏曲语言的雅俗问题,而大量的戏曲实践证明戏曲的“本色”是可雅可俗的,只不过明确反对的是某种骈俪的“时文风”倾向以及恶俗的趣味。“本色”之所以能够统摄戏曲语言的雅与俗,便在于其“生之谓性”的...
关键词:本色论 身段表演 叛逆精神 雅俗 以象拟象 
宋代诗学本色论研究
《莲池周刊》2024年第24期0013-0015,共3页赵梦园 
“本色”一词字面义指事物本来的颜色或面貌, 中国古代以青、黄、赤、白、黑等五色为正色,也称本 色。后来被引申应用到社会和文学两方面,就前者 而言,指人本身的行业、行当、工作、职业;就后者而 言,最早被刘勰应用在其著作《文心雕龙...
论稼轩词对话艺术
《汉字文化》2024年第3期61-63,共3页周思嘉 
作为“词中之龙”,辛弃疾笔力雄浑,风格多样,以其独特的领悟力和开创性熔铸诗文而成词。本文旨在就辛弃疾的一类词作——对话体词展开研究,从“雅与俗”的角度,具体分析稼轩词的对话艺术。其中,稼轩的部分对话体词在抒情、言志、气格方...
关键词:对话艺术 雅化 俗化 本色论 以文为词 
词体本色论中的绘画语言与词学阐释
《文学遗产》2023年第3期29-37,共9页习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词学通史”(项目编号17ZDA239)阶段性成果。
词学史上的本色论内涵始终在变化。画论中对色彩的认知与词论中对词体艳丽本色的体认及尊体诉求有着相似性,是以色论词的逻辑起点。艳丽本色论借用绘画语言,围绕设色技法、白描雅化以及静穆境界阐释其内涵。词之设色强调情与辞的浓淡、...
关键词:本色 设色 白描  
徐渭“本色”论思想研究被引量:1
《戏友》2023年第2期27-30,共4页邢佳明 
“本色”论作为从古代诗论中发源的重要命题,据考证自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伊始,针对“本色”一词内涵的讨论和使用就层出不穷。到了明代,受到戏曲艺术本体论的影响,对“本色”论和艺术本体特征之间的结合进行解读,更成为文论家们集...
关键词:《文心雕龙》 文论家 艺术本体论 古代诗论 本体特征 徐渭 刘勰 戏曲 
绘画中的“本色”论
《美术教育研究》2023年第7期1-1,共1页寒江雪 
“本色”一词原本为文学批评领域的理论术语。自宋以降,“本色”被广泛运用。陈师道《后山诗话》云:“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严羽《沧浪诗话》云:“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徐渭云:...
关键词:以文为诗 以诗为词 陈师道 子瞻 相色 天然去雕饰 清水出芙蓉 当行 
阳明心学对徐渭艺术风格的影响
《今古文创》2021年第37期36-37,共2页姜洁 
徐渭因直接承学于浙中王门,兼收并蓄王畿、季本二人的学术思想,并融合个人经历、秉性形成其独树一帜的绘画艺术风格与文学创作观念。其文学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创作观念与艺术风格也存在一定的暗合之处,并在交融与互动中深刻体现出对阳明...
关键词:阳明心学 自然本色论 格物 禅机 
古代戏曲理论“本色论”及其审美研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4期20-22,共3页王梦娜 
中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戏曲作品,而且伴随着戏曲的创作与演出实践的发展,也积累了丰厚的戏曲理论。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与西方戏剧理论相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与传统诗文理论相比,...
关键词:古代文学理论 戏曲理论 本色论 中国戏曲艺术 戏曲作品 审美研究 传统诗文 演出实践 
“本色论”批评的洞见与不见——以李白诗歌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32-36,50,共6页柳芳舟 
"本色论"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本色论"批评在把握文体本质以及作家主要创作特征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然而对于"非本色"的文学创作,"本色论"批评往往采用批判态度。但纵观整个文学史的发展,我们应当考虑到,正是大量的"非...
关键词:本色论 李白 文学批评 
侗族古歌创作观念研究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21年第1期137-142,共6页王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侗族古歌资料库建设及其文化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17BZW039)的阶段性成果
侗族古歌特别是一些古歌的歌头、序歌、尾声歌等集中体现了侗族人的创作观念,在侗族古歌创作过程中,人、历史、文化、艺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之上,古歌所内蕴的诗缘史论、根茎生长论以及生命本色论等创作观念就具有了丰富的...
关键词:侗族古歌 口头创作观念 诗缘史论 根茎生长论 生命本色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