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论

作品数:142被引量:11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唐艳华张晶门立功曹瑞娟蒋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徐渭“本色”论思想研究被引量:1
《戏友》2023年第2期27-30,共4页邢佳明 
“本色”论作为从古代诗论中发源的重要命题,据考证自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伊始,针对“本色”一词内涵的讨论和使用就层出不穷。到了明代,受到戏曲艺术本体论的影响,对“本色”论和艺术本体特征之间的结合进行解读,更成为文论家们集...
关键词:《文心雕龙》 文论家 艺术本体论 古代诗论 本体特征 徐渭 刘勰 戏曲 
古代诗论观照下的古典诗歌教学策略——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被引量:1
《学语文》2023年第2期66-68,共3页韩亚林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1329)的研究成果。
古典诗歌教学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直备受关注。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不妨从古人那里汲取智慧,以古代诗论为理论源泉和方法指南,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以《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为例,古代诗论观照下的古典诗歌...
关键词:古代诗论 古典诗歌教学 《梦游天姥吟留别》 
从高中新课标谈古代诗论学习
《作文(高中版)》2021年第3期38-39,共2页李健 
对于高中语文课程学习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尤为重要,而中国古代诗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受到关注与重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新课标)中多个学习任务的实现都离不开对古代诗论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程 教学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任务 新课标 教师队伍 语文教育 
漫话《红楼梦》与古代诗论被引量:1
《红楼梦学刊》2020年第1期17-29,共13页段启明 
伟大的《红楼梦》的艺术,体现了我国古代诗论中的很多审美思想,如在艺术风格上"初发芙蓉"与"错彩镂金"的"相济有功";刻画人物的"味外之味";总体结构与人物设置的"虚实结合";情节叙述的"行云流水"以及写景、写情的"妙合无垠"。这充分说...
关键词:红楼梦 古代诗论 
对诗歌抒情传统的四个追问
《南方文坛》2019年第4期75-79,共5页胡大雷 
古代诗论先后有“诗言志”“诗缘情”的提出,唐代孔颖达说:“情志一也”,这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传统。诗人以诗歌抒情来实现自身的社会责任,这是诗歌这种艺术门类的特点之一,也是诗人对诗歌的期望。有期望,相应之下就会有抒情能否实...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 抒情传统 追问 社会责任 古代诗论 艺术门类 诗缘情 诗言志 
江海两代缘——《江海学刊》亲见亲历30年
《江海学刊》2019年第3期I0019-I0020,共2页陈新 
首次听说《江海学刊》这个名字,我可能要比一般作者更年少。高中时候,我已经有个“不好”的习惯,没事就坐到家父(中国古代诗论学者陈良运)的书房里翻东翻西。桌上的各类学术杂志虽然我一本也不曾打开看,但刊名却记住了;家父的信篓里分...
关键词:《江海学刊》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古代诗论 当代中国 学术杂志 分类整理 文学界 价值观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中华诗词》2019年第5期1-1,共1页胡迎建 
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是一种思维活动方式。要求在思维中不脱离具体物体进行的形象创作,是生动可感的有联想的一种过程。类似古代诗论、诗话中谈到的“诗思”。意境是诗人对人生对客观世界有所感悟的某种心灵之境,植根于现实生活,以意象...
关键词:古代诗论 意象思维 意境 艺术 形象思维 思维活动 客观世界 现实生活 
闲谈解诗
《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3期1-1,共1页王南 
'诗者述事以寄情,事贵详,情贵隐,及乎感会于心,则情见于词,此所以入人深也。'这段《临汉隐居诗话》中的论诗之言收录在《历代诗话》中,表现了典型的中国传统诗歌观念。欲深入理解中国古典文学,须了解中国古代文论。而古代文论中文学性...
关键词:《历代诗话》 何文焕 中国诗学 古代诗论 《六一诗话》 
浅论“滋味说”的存在问题
《北方文学》2019年第9期89-90,共2页曾麓霏 
近代中国关于钟嵘所谓“滋味说”的研究愈来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代众多关于“滋味说”的研究中,是否忽视了“滋味说”本身的存在问题?在通过相关论证后,本文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古代典型的诗学理论实际上并非是钟嵘有意提出和实际...
关键词:滋味说 钟嵘 《诗品》 古代诗论 
诗“味”与“味”诗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8年第6期13-18,共6页杨铸 
"味"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最富特色的基本范畴之一。"味"有二义,即饮食之味与气息之味。古代诗论言"味",本于饮食之味,而非气息之味。以"味"言诗,始于六朝,并一直延续到晚清,在现代亦有回响。在长期演进的历史过程中,获得了不断...
关键词:古代诗歌理论 “味” 古代诗论 饮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