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义

作品数:3658被引量:4377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山刘清国鲁洪生毕宝魁钟如雄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语言文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辛”字本义考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杨绪明 赵雪晴 
根据因形求义的原则,从字形出发,分析“辛”及“童”“妾”“辠”“辜”“辟”等以“辛”为意符的部分汉字,可知“辛”取象于用刑之具,表示刑刀。根据词义派生的源流关系,结合隐喻、转喻理论解释“辛”义的发展,可证其本义为“刑刀”。...
关键词:“辛” 本义 引申义 因形求义 
“油然而生”考辨
《江海学刊》2025年第1期77-77,共1页金玉卓 
“油然而生”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语,多用来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油”的基本义是动植物脂肪或矿产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液体,本义则是水名。《说文》:“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从水,由声。”(中华书局2020年版,第353页...
关键词:常用词语 混合液体 现代汉语 中华书局 《说文》 碳氢化合物 本义 动植物 
“行进”义动词“走、奔、行、步、趋”的语义演变研究
《今古文创》2025年第8期110-112,共3页龚婉婷 
历史语言学要求从历时的角度来探索语言变化与规律,探究词汇的语义演变,即通过历史语言学理论来研究词义的演变情况、演变动因及演变路径,从而理清语言发展的历史变化,掌握语言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汉语中,最能体现语言变化的单位是词汇,...
关键词:词汇本义 语义演变过程 语义演变机制 
“巴”的词缀化
《今古文创》2025年第6期119-121,共3页蔡彦 
“巴”词缀化的历程始于两宋,至元代已基本趋于成熟,而到了明清时期,“巴”作为词缀的功能大为拓展,应用十分普遍。在此过程中,词义虚化、语法位置的变化、双音化与类推的机制是推动“巴”词缀化的主要动因。
关键词:“巴” “巴”的本义 词缀化 
“洗耳”原非“恭听”
《快乐青春(简妙作文)(小学生适读)》2025年第2期42-42,共1页
“洗耳”一词本义是表示厌恶听这种话或这种事,借喻不求名利的隐士行为,含贬义。后人引申出的“洗耳恭听”,却表示认真仔细聆听,语义相反,含褒义,为敬辞。
关键词:褒义 借喻 词本义 贬义 洗耳 引申 
成语故事 患得患失
《少年大世界(小学低年级)》2025年第1期30-31,共2页龙沁动漫(编绘) 
“患得患失”本义指担心得不到,得到后又担心失去。后指过于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
关键词:成语故事 利害得失 本义 担心 
“白”之本义考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94-98,共5页赵梦瑶 
对于“白”的本义历来众说纷纭。本文梳理“白”的引申系统和同源词,探求其关联,提出“白”的实义应是“白色”。“白色”义是从日光之“白”中抽象而来的。由于殷人尚白且具有日神崇拜的传统,因此“白”可以引申指代一群之长、地位较...
关键词:  本义 
《说文解字》日部字现代使用情况研究
《今古文创》2024年第41期125-128,共4页张伟伟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探讨汉字的形、音、义的字书,随着时间的推进,《说文解字》中所收字的使用情况也随之发生变化。将《说文解字》同《通用规范汉字表》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日部字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了解《说文解字》所...
关键词:日部字 增减 常用字 本义 
字说·美丽 河北 沧
《河北教育(教学版)》2024年第10期F0004-F0004,共1页
溯源《说文解字》沧,寒也。从水仓声。引申形声字。用作形容词时,承本义,指寒凉、寒冷,如《列子·汤问》中“日初出沧沧凉凉”;也泛指水流,如“沧浪之水”。用作名词时,指州名,即今河北省沧州市。
关键词:《说文解字》 河北省沧州市 形声字 沧浪之水 形容词 本义 引申 泛指 
字说·美丽河北
《河北教育(综合版)》2024年第10期F0004-F0004,共1页
溯源《说文解字》:沧,寒也。从水仓声。引申形声字。用作形容词时,承本义,指寒凉、寒冷,如《列子·汤问》中“日初出沧沧凉凉”;也泛指水流,如“沧浪之水”。用作名词时,指州名,即今河北省沧州市。
关键词:《说文解字》 河北省沧州市 形声字 沧浪之水 形容词 本义 引申 泛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