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吸收

作品数:245被引量:2137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汤利郑毅张福锁姜远茂王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氮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减氮配施水溶性肥对烤烟氮吸收及产质量的影响
《作物研究》2024年第4期299-307,共9页李海平 刘雄伟 钟汝力 刘璐 董树超 刘杨旭 张毅 
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科技项目(2021530000242013)。
为了探究减氮配施水溶性肥在云南山地烟区的可行性,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组1(CK1,不施氮肥)、对照组2(CK2,当地常规施氮追肥)、当地常规施氮量下水溶性肥替代常规追肥(T1)、基肥减氮15%条件下水溶性肥替代常规追肥(...
关键词:烤烟 施肥 水溶性肥  产质量 
茉莉酸甲酯对平邑甜茶光合、根构型及氮吸收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239-243,共5页闫天聪 郭建卉 乔雅茹 杨洪强 范伟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9YFD100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251)共同资助。
茉莉酸甲酯能够明显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为探索茉莉酸甲酯(MeJA)在苹果树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以苹果砧木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采用水培法开展叶面喷施茉莉酸甲酯对平邑甜茶光合、根系构型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喷施茉莉酸甲酯...
关键词:苹果 茉莉酸甲酯 平邑甜茶根 光合 不同形态氮 
氮硒互作对寒地水稻氮吸收和转运的影响被引量:1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3年第6期61-65,共5页李涛 刘春梅 刘佳茵 
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XC2022029)。
通过探讨氮硒互作对水稻氮吸收和转运的影响,明确最佳的施氮量,为农业合理施用氮肥和硒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进行,试验设N0(0 kg/hm^(2))、N1 (50 kg/hm^(2))、N2 (100 kg/hm^(2))、N3 (150 kg/hm^(2)) 4个氮水平,孕穗期叶...
关键词:氮硒互作 水稻 氮吸收 
分根处理促进木薯氮的高效利用
《分子植物育种》2023年第10期3474-3480,共7页黄晋霞 赵金铃 王修宁 戴云鹏 张怀方 曾长英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2019RC042);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项目(320607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8YFD1000500);海南大学科研启动费(RZ2000006442)共同资助。
氮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多的肥料,也是植物生长最主要的限制因子。了解植物如何感知外界氮浓度变化的信号,调整自身代谢及根系形态以吸收氮素,获得较高的氮利用效率,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采用分根系统对木薯根系两侧进行不同氮处...
关键词:木薯 硝酸盐 氮吸收 分根系统 
大气沉降氮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留存机制被引量:2
《生态学杂志》2023年第2期463-470,共8页王斌 王汝振 李甜 张玉革 姜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563,3187044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0707)资助。
大气沉降氮在土壤和植物中的留存特征,是陆地生态系统氮截获和持续供应的关键。采用稳定性氮同位素技术标记15NO3-和15NH4+,可以量化两种形态沉降氮的归趋动态。国内外氮同位素示踪试验的主要特点是氮添加量小(多小于250 mg15N·m^(-2))...
关键词:自然生态系统 土壤团聚体 氮吸收 氮添加形态 氮稳定性同位素 
一株微藻附生菌的分离鉴定及藻菌体系的氮吸收特性被引量:1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49-56,共8页陈永志 黄翔鹄 朱春华 莫峰 温其交 张玉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20YFD0900205);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060302022102);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2019KJ149);对虾养殖产业人才发展项目(B21341)。
【目的】优化水产养殖体系中的藻菌群落,合理构建藻菌体系,提高微藻和细菌对养殖水体中氮的去除效果。【方法】从稳定培养的波吉卵囊藻藻际环境中分离到1株附生细菌OA-1,通过16S rDNA测序、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对该菌进行鉴定。构建波...
关键词:居海噬冷菌 波吉卵囊藻 藻菌体系  吸收速率 
磷对旱地胡麻氮吸收转运及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农学通报》2021年第25期17-26,共10页谢亚萍 牛俊义 王利民 党照 赵玮 李闻娟 齐燕妮 汪平 李玥 张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胡麻磷高效利用机制及调控途径研究”(316603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胡麻CYP79基因调控生氰糖苷生成的分子机理研究”(317604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胡麻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及生长调控模型研究”(32060437);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杂种优势利用”(CARS-14-1-05);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研条件建设及成果转化项目“油料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创新及应用”(2020GAAS08)。
为研究磷对旱地胡麻氮吸收转运及利用的影响,以胡麻品种‘轮选2号’和‘定亚22号’为材料,4个施磷(P2O5)水平(0、45、90、135 kg/hm2)为因素,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7年和2018年在定西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磷影响旱地胡麻地上部...
关键词: 胡麻  吸收 转运 利用 
丛枝菌根真菌与氮添加对不同根形态基因型水稻氮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0
《植物生态学报》2021年第7期728-737,共10页马炬峰 辛敏 徐陈超 祝琬莹 毛传澡 陈欣 程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951107和3202502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K20200026)。
植物主要依赖自身根系从土壤中获取矿质养分;具有不同根形态的植物对于养分的吸收能力存在差异。丛枝菌根真菌(AMF)能与陆地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矿质养分。但是,AMF对于植物根系养分吸收的促进效应是否会受根形态的影响...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 氮添加 根形态 氮吸收 功能互补 
生物炭添加对不同水氮条件下芦苇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7
《生态学报》2021年第10期3765-3774,共10页李谦维 高俊琴 梁金凤 冯久格 张晓雅 盖凌云 
国家重点研究开发项目(2017YFC0505903);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FY100605)。
生物炭能改良土壤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和氮素吸收,但其作用效果是否受水氮条件的影响尚不清楚。以湿地植物芦苇为研究对象,在3种氮添加水平(无添加,30 kg hm^(-2)a^(-1)和60 kg hm^(-2)a^(-1))和两种水分(淹水和非淹水)条件下分别进行生物...
关键词:氮添加 氮吸收 芦苇 生物炭 水分条件 
稻茬冬小麦氮肥吸收、残留和损失特性被引量:9
《应用生态学报》2020年第11期3691-3699,共9页李欣欣 石祖梁 王久臣 王飞 徐志宇 江荣风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2)资助。
为推进稻茬小麦氮肥合理施用,采取田间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施氮量(0、150、225、300 kg·hm-2,分别表示为N0、N150、N225、N300)对氮肥回收、残留、损失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小麦植株不同来源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氮...
关键词:稻茬小麦 氮吸收 氮残留 氮损失 籽粒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