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种间杂交

作品数:264被引量:1846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吕川根朱庆森邹江石杨建昌吴明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新品种华中优9326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被引量:1
《中国稻米》2024年第6期110-113,共4页侯凡 陈佑源 沈峰平 尚子帅 孙一鸣 湛立伟 
杭州市科技发展项目(202203B01)。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水稻产能的一条有效途径。华中优9326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为全面了解该品种的生产特性,加快其推广应用,以2020—2021年勿忘...
关键词:水稻 华中优9326 品质 抗病性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我国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9
《中国稻米》2022年第5期49-56,共8页施勇烽 刘鑫 华宇峰 宋昕蔚 鄂志国 吴明国 林建荣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N20C130008);浙江省“十四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21C02063);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10208);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揭榜挂帅项目(B21HJ0219);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2020ZZKT10206)。
目前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绝大多数为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自第1个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甬优6号在浙江省通过品种审定以来,利用粳型不育系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配组,已选育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籼粳杂交稻,表现出超高产的产量潜力,在生...
关键词:水稻 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 杂种优势 品种培育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组合产量优势与亲本籼粳成分及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杂交水稻》2021年第5期65-72,共8页唐志明 马荣荣 王晓燕 陆永法 周华成 蔡克峰 
宁波市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专项(2019B10001);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基金(2014NKYP001)。
为揭示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组合产量优势与亲本籼粳成分及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利用27对籼粳特异性SSR标记,分析2组甬优系列组合的亲本籼粳遗传距离,并观测记载亲本的农艺性状,探讨它们与组合产量优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亲本遗传距离与组合...
关键词:亚种间杂交水稻 甬优系列 产量 杂种优势 遗传距离 
中国人生存的根基是粮食——陈温福
《群言》202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陈温福(1955—),民盟盟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农学家,主要从事北方粳稻高产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作为我国水稻领域的知名专家,陈温福深知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他说,中国有近14亿人口,农业政策稍有偏差,就会出现大问题。他创建了以籼粳稻亚种...
关键词:高产育种 理想株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 超级粳稻 育种实践 种质创新 北方粳稻 亚种间杂交 
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的产量和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3
《江苏农业科学》2021年第1期59-63,共5页邢运高 王宝祥 陈庭木 杨波 刘艳 徐波 孙志广 迟铭 李健 李景芳 方兆伟 卢百关 徐大勇 
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编号:CARS-01);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E2018337);连云港市财政专项(编号:QNJJ1911)。
为了明确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以广亲和两系不育系9311S的40个中熟中粳稻及由其配置的40个杂交F 1为材料,分析播始天数、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
关键词:亚种间杂交稻 产量 品质 超优亲优势 竞争优势 
超高产籼粳杂交稻春优927的选育及其栽培制种技术被引量:9
《中国稻米》2019年第6期103-105,共3页宋昕蔚 林建荣 吴明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0405);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X-CNRRI);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2017ZZKT10204);浙江省农业(粮食)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6C02050-5-1);中国水稻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17RG003-1);高产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2016ZX08001004-001)
春优927系中国水稻研究所用春江16A作母本、C927作父本杂交育成的超高产籼粳杂交稻组合,具有产量潜力大、熟期早、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米质优、适应性广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籼粳亚种间杂交稻 春优927 超高产 选育 
陆稻种间亚种间杂交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及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2019年第21期48-51,共4页徐鹏 陶大云 周家武 何全才 张建梅 余迪求 李静 杨莺 张玉 
该项目针对云南及南亚、东南亚陆稻生产中产量、抗性、米质、适应性长期难以突破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陆生适应性是水、陆稻遗传差异的基础,利用种间、亚种间稻种资源丰富的遗传变异拓宽陆稻育种遗传基啟的育种革新思路。在遗传解析陆...
关键词:陆稻育种 种间亚种间杂交 理论与技术创新 
水稻籼粳指数鉴定方法及亚种间杂交的分子辅助育种
《湖北农业科学》2018年第24期41-45,共5页季文杰 李阳生 
籼粳交F1株高、生育期超亲、结实率低、子粒充实度差是长期困扰水稻(Oryza sativa L.)亚种间杂交育种的几大难题。通过对水稻籼粳指数鉴定方法的发展、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进行总结,并结合株高、抽穗期、育性基因及库源关系等...
关键词:水稻(Oryza SATIVA L.) 亚种间杂交 籼粳指数 遗传距离(GD)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 
云南农科专家首次揭秘水稻自私基因
《致富天地》2018年第7期7-7,共1页
6月8日,由云南农科专家在世界上首次用自私基因模型,揭示水稻杂种不育现象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杂志《科学》。在实践上,该成果有助于克服杂种不育障碍,利用杂种优势和野生种质资源提高水稻单产,同时为控制杂草稻等入...
关键词:基因模型 水稻 专家 农科 云南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 野生种质资源 杂种不育 
科学家首次揭秘水稻自私基因
《农家致富顾问》2018年第13期12-13,共2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自私基因系统控制水稻杂种不育性状,并影响稻种基因组的分化。这一研究成果有望解决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结实率低的难题。研究发现,水稻不育性受自私基因位点qhms7的控制,并发现它包含三个紧密连锁的基因...
关键词:基因组 水稻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 科学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不育性状 杂种不育 研究成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