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鹏

作品数:19被引量:7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亚洲栽培稻陆稻种间杂种水稻非洲栽培稻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农业学报》《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态经济(学术版)》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陆稻种间亚种间杂交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及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2019年第21期48-51,共4页徐鹏 陶大云 周家武 何全才 张建梅 余迪求 李静 杨莺 张玉 
该项目针对云南及南亚、东南亚陆稻生产中产量、抗性、米质、适应性长期难以突破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陆生适应性是水、陆稻遗传差异的基础,利用种间、亚种间稻种资源丰富的遗传变异拓宽陆稻育种遗传基啟的育种革新思路。在遗传解析陆...
关键词:陆稻育种 种间亚种间杂交 理论与技术创新 
文山州陆稻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云南农业科技》2015年第1期26-28,共3页徐杰 徐鹏 李玉国 
文山州处于祖国滇东南边陲,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山区面积占97%以上,土地有效使用面积小,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旱田和旱地比重大,“山区旱地农业”特征较为突出。其中,雷响田面积约2.67万hm。很难在正常节令栽插,在很大...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文山州 陆稻 使用面积 旱地农业 喀斯特地貌 水资源供给 稻谷产量 
水氮互作下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与田间抑草效果被引量:5
《作物学报》2011年第1期170-176,共7页张付斗 徐高峰 李天林 陶大云 徐鹏 张玉华 
云南省社会发展计划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07C238M)资助
以化感抗稗草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非化感栽培稻RD23以及它们的F1代(RD23×O.longis-taminata)为材料,采用实验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调查相结合方法,研究水肥对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的影响和探讨对野生稻化感作用及其田间抑制...
关键词:长雄野生稻 水氮互作 化感作用 抑制杂草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农业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滇西南农户改良陆稻技术采用为例被引量:28
《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第17期3667-3676,共10页陈玉萍 吴海涛 陶大云 Sushil Pandey 徐鹏 胡凤益 丁士军 王怀豫 冯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73122;70773120);洛克菲勒基金项目(2005SE003)
【目的】考察改良陆稻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方法】为解决传统方法分析农业技术效应时农户技术采用"自选择"而带来的因果干涉问题,引入非参数的倾向得分匹配法,利用滇西南山区8县16村2000年、2002年...
关键词:效应评估 倾向得分匹配法 农业技术采用 农户收入 
长雄野生稻黑壳基因的分子定位及遗传研究被引量:4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3期186-190,共5页邓伟 周家武 李静 胡凤益 徐鹏 邓先能 王荔 陶大云 
科技部973前期专项资助项目(2006CB708207);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C0063M;2006PG09)
以具有黄色颖壳的亚洲栽培稻品种RD23为轮回亲本与具黑色颖壳的长雄野生稻进行杂交后用RD23回交,获得颖壳颜色有分离的1个BC6F1定位群体.对该群体研究发现,颖壳颜色符合1(黑色)∶1(黄色)的分离比例,表明长雄野生稻黑色颖壳性状是受一对...
关键词:黑色颖壳 长雄野生稻 亚洲栽培稻 分子定位 Bh-4(t) 
长雄野生稻紫色柱头性状的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被引量:1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103-107,共5页陈志伟 邓伟 李飞 周家武 李静 徐鹏 邓先能 胡凤益 王荔 陈善娜 陶大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C0063M;2006PG09);科技部973前期专项资助项目(2006CB708207)
由花青素合成代谢形成的紫色柱头性状在包括长雄野生稻在内的AA基因组野生稻中较为普遍.为研究长雄野生稻中的紫色柱头性状,以具无色柱头的亚洲栽培稻品种RD23为轮回亲本与紫色柱头的长雄野生稻进行回交,经胚挽救和多代连续选择,获得3...
关键词:紫色柱头 长雄野生稻 亚洲栽培稻 渗入 分子定位 ps-4(t) 
栽培稻种间育性S1基因桥梁亲本培育及分子验证研究被引量:2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2期21-29,共9页栾鸭红 周家武 胡凤益 李静 徐鹏 邓先能 谭学林 陶大云 
"973"前期专项资助项目(2006CB708207)
栽培稻种间杂种的高度不育是从非洲栽培稻向亚洲栽培稻转移有利基因的最主要障碍.用携带非洲栽培稻的不育基因S1,以亚洲栽培稻为背景的桥梁亲本与非洲栽培稻杂交,可望大大缓解种间杂种的不育.以亚洲栽培稻合系39和非洲栽培稻IRGC104049...
关键词:生殖障碍 种间杂种 近等基因系 
水、陆稻杂种优势研究被引量:3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0期23-29,共7页邓先能 周家武 徐鹏 胡凤益 李静 陶大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PG09);科技部973前期专项资助项目(2006CB708207);洛克菲勒基金资助项目(2005SE003);农业部948资助项目
选用2个水稻品种和6个陆稻品种进行双列杂交,对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差异较大,各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表现差异也较大.杂种优势分析表明:陆稻品种之间杂交有不同的...
关键词:水稻 陆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长雄野生稻红米基因的发掘定位研究被引量:5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336-339,共4页刘仕琴 周家武 李静 徐鹏 邓先能 胡凤益 王荔 陶大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C0063M,2006PG09);科技部“973”前期专项(2006CB708207)
红米由于积累在果皮层的红色色素而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这种色素又叫浓缩丹宁酸。红米在野生稻中是广泛存在的,本研究利用泰国优质籼稻RD23和长雄野生稻杂交,通过胚挽救技术获得F1,再用泰国优质籼稻RD23为轮回亲本与F1回交得到BC6F1群体...
关键词:红米 基因定位 长雄野生稻 
滇西南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效益评估——基于对陆稻技术应用的调查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年第1期11-14,共4页冯璐 徐鹏 胡凤益 周家武 高燕梅 陶大云 
洛克菲勒基金会项目"提高云南南部山区粮食安全"(2005SE003)
基于对滇西南山区陆稻改良技术的农户调查,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统计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效益评价体系,并将其分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子指标,每个子指标又分为若干具体指标。在各指标指数值的基础上...
关键词:山区 农业可持续 综合效益 层次分析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