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干

作品数:645被引量:19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胡献国杨延龙曹钟兴郭斌李翠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青岛联合创新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养生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按摩穴位治咽炎
《现代养生》2020年第19期4-5,共2页孟昭群 
咽炎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咽炎是由感染引起的咽黏膜、并波及黏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表现为咽喉部痒,干燥涩痛,口干口渴,干咳少量黏稠的痰涎,咽中异物感等。慢性咽炎是咽喉黏膜的一种慢性炎病变,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主要...
关键词:淋巴组织增生 口干口渴 急性咽炎 异物感 慢性炎 声音嘶哑 咽干 涩痛 
清补扶正, 膳用太子参被引量:2
《现代养生》2020年第7期11-12,共2页王延群 
太子参,别名孩儿参、童参、双批七、四叶参、米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干燥块根。中医认为,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入脾、肺经,有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润燥除烦之功。主要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食少体倦,精神疲乏,口渴舌...
关键词:益气生津 心悸失眠 脾气虚弱 胃阴不足 清补 咽干 肺虚 舌干 
夏服西洋参 清补最当时
《现代养生》2017年第9期27-29,共3页王荣华 
西洋参最早发现于北美洲,传入我国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那时西洋参的使用还仅限于皇宫贵族。这在清太医院病案中屡有记载,特别是在清光绪二十一年,慈禧太后患脾虚夹湿重症,太医们诊断后拟用人参,后考虑人参燥烈,改用补而不燥的西洋参,...
关键词:清补 补而不燥 脾虚夹湿 光绪二十一年 咽痛失音 清太医院 咽干口渴 单体皂苷 倦怠乏力 补肺降火 
健康养生 “秋”安勿躁
《现代养生》2016年第17期8-9,共2页曾闻 
秋天天气转凉,气候干燥。人们如受风凉,易引起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症”。下面,介绍几种秋天常见的小疾病及防治方法。秋乏毋担心秋寒咳嗽早预防从...
关键词:健康养生 秋燥 关节痛 盛夏季节 咽干 气候环境 伤风感冒 防治方法 慢性支气管炎 秋风秋雨 
名贵药材如何进补
《现代养生》2016年第15期27-27,共1页郭庆伟 
人参 人参适用于身体虚弱、呼吸气短、走路气急、盗汗肢冷、咽干舌燥、神疲乏力、失眠多梦、食欲不佳以及高血压、冠心病、肝阳、肝肿瘤、慢性肾炎、心肌炎等患者;红参补益脾胃,补气补血补阳均可奏效,但阴虚火旺者和高血压患者不宜服用...
关键词:名贵药材 阴虚火旺 肝阳 肝火旺 气血不和 神疲 咽干 慢性肾炎 补益脾胃 肝肿瘤 
大葱养出山东好汉
《现代养生》2015年第2期24-24,共1页赵妍 
很多人不爱吃葱,尤其不爱吃生葱,但山东人却对大葱情有独钟。煎饼卷大葱、大葱蘸酱几乎成了山东饮食的代名词,在以盛产大葱闻名的山东章丘,当地人更是把大葱当水果吃。吃葱对健康有许多好处,我们不妨看看山东人是怎么吃大葱的。山东人...
关键词:风寒感冒 主要营养成分 消化液分泌 外感风寒 心烦不眠 阴寒内盛 名素 发汗解表 大便秘结 口燥咽干 
绞股蓝泡水可以抗疲劳
《现代养生》2014年第18期27-27,共1页野夫 
早在明代本草书中,就有关于绞股蓝的记载,但当时并未广泛应用。后来有人发现它补虚作用好,又因其生长在南方,绞股蓝也有'南方人参'之称。'北有长白参,南有绞股蓝'的说法就将其与人参并列。绞股蓝的根茎或全草都可入药,能益气健脾、化痰...
关键词:绞股蓝 南方人参 清热解毒作用 长白参 益气健脾 咽干 化痰止咳 体倦乏力 汤色 甘醇 
春季吃辣椒怎么去火
《现代养生》2014年第8期22-22,共1页李猛 
春天人们普遍会犯得一个病就是上火,但是在中医中,上火也是有不同的地方的,不同的上火方式,去火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心火:中医认为心是君主之官,是人体的主宰,而心火则是温暖全身的主要热量内源。如果心火太旺,便会出现心烦、心悸、失眠...
关键词:清心泻火 暴怒伤肝 五志 君主之官 口舌生疮 铁树叶 口苦咽干 生津润燥 咽喉干燥 内源 
咽炎虽“小”危害“大”
《现代养生》2012年第4X期66-67,共2页
春季和秋季是慢性咽炎的高发季节,目前,"慢性咽炎已成为白领第一职业病,发病率高达60%—70%,咽炎虽不算个大病,但多数患者深受其害,四处求医,仍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关键词:第一职业 咽喉部 咽干口渴 慢性气管炎 敛肺止咳 滋阴润肺 异物感 干咳无痰 咽痒 利咽 
乌梅的“五止”功效被引量:1
《现代养生》2011年第7X期27-27,共1页黄凯戈 
乌梅是一味具有收敛固涩功效的中药。其性平味酸涩,常用量为去核3~10克。其功用归纳起来有五止。止渴乌梅的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常用来治疗口渴多饮的消渴(如糖尿病)
关键词:乌梅丸 唾液分泌 味酸 常用量 非特异性结肠炎 基本方加减 敛肺止咳 涩肠 咽干 炒乌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