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业考古

作品数:62被引量:13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水城王青孙华曹洋黄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收藏》《东南文化》《文博》《盐业史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区域与市场:盐业经济研究的新视野
《盐业史研究》2025年第1期3-3,共1页陈锋 
半个世纪以来,盐业史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由小众的冷僻之学渐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研究热点。成就的取得,与《盐业史研究》的创办,以及该杂志培植学人、开辟新的专栏、引导研究走向、不断推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关系密切。近年,又有盐...
关键词:盐业经济 盐业史研究 学术论文 盐史 盐业考古 新视野 研究热点 广度和深度 
莱州湾南岸2019-2023年环境考古调查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5年第1期73-90,共18页邱振威 刘丹 刘文晖 杨志华 陈依萍(绘图) 黄英(绘图) 吕海路(摄影) 张开亮(摄影) 杨志华(摄影)  
中国国家博物馆、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合作项目“山东北部沿海地区更新世中期以来的环境演变与人类适应研究”阶段性成果。
2019年6月-2023年4月,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环境考古研究所与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昌邑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莱州湾南岸进行环境考古调查与研究。调查史前—汉代遗址22处,其中包括盐业遗址3处,并采集地面遗...
关键词:区域系统调查 环境考古 盐业考古 人类活动 
盐城范公堤南段盐业遗址的调查
《大众考古》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苏楠(文/图) 史为征(文/图) 孙树林(文/图) 
20世纪40年代以来,盐城范公堤一串场河沿线陆续发现过牢盆、盘铁、锅撇等制盐工具。近年来,考古工作者也多次在其沿线开展盐业考古调查并在大丰丁溪村、大丰后北团、东台缪杭等地发现晚唐至明清时期的盐业遗址。为进一步掌握盐城地区古...
关键词:考古工作者 盐业遗址 范公堤 盐业考古 盐城地区 保存状况 专项调查 串场河 
宁波大榭遗址的制盐功能认证与制盐流程复原研究
《南方文物》2024年第2期241-250,240,共11页周雪琪 雷少 崔剑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生业、资源与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20YFC1521606)。
通过对宁波大榭遗址出土的夹砂陶器、夹贝陶盆、烧土块、支脚、结核物等遗物进行检测,对相关遗物进行成分、物相分析以获得基本的材质信息,对部分遗物中的碳酸钙进行了碳、氧同位素的研究以了解其形成过程,帮助判断遗迹成因与遗物所经...
关键词:大榭遗址 新石器时代 盐业考古 科技考古 
考古学视野下潍坊地区海盐文化研究
《潍坊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翟松岩 
近年来大量盐业遗存的发现,为从考古学角度研究潍坊地区海盐文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本文以寿光、滨海、昌邑等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资料为依据,同时采用传统田野考古学与多学科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潍坊地区的盐业资...
关键词:潍坊 海盐文化 盐业考古 工艺流程 
《熬波图》海盐生产工艺的考古学辑证被引量:1
《考古》2023年第12期81-95,F0002,共16页王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元代制盐典籍《熬波图》校注与研究”(项目编号19VJX014)的阶段性成果。
成书于元代的《熬波图》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记录最详细的海盐生产工艺典籍。结合近年盐业考古新发现,对其所记载的摊场建设、淋卤和煮盐三大工艺环节进行实证研究,初步概括我国淋煎法制盐工艺的演进。在今后沿海地区盐业考古工作中,...
关键词:《熬波图》 海盐生产 盐业考古 宋元时期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串场河南段盐业遗址调查简报
《东南文化》2023年第6期68-77,共10页赵永正 苏楠(绘图) 黄诗咏(绘图) 申玲芝(绘图) 张惟杰(绘图) 曹洋 史为征 刘宗荣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盐城串场河流域古代盐业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23LSC001)阶段性成果。
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中国海盐博物馆、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联合调查队在江苏省盐城市以串场河—范公堤为中心的沿线地区开展了盐业考古专项调查。调查发现五代至清代遗址50处,与制盐业相关的遗址主要包括基层盐官官署、制盐作坊等。...
关键词:盐城市 盐业考古 遗址调查 串场河 五代 
巴盐的社会化生产及其对区域文明的构造和影响
《盐业史研究》2023年第1期3-14,共12页白九江 
三峡是东亚地区考古发现盐业资源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四川盆地陶器制盐时代的典型代表。巴盐具有开发时代早、生产规模大、技术成熟等特点,其已进入工场手工业生产阶段,上下游产业链规模巨大,关联的社会协作十分广泛,形成了以盐业...
关键词:巴盐 社会化生产 盐业考古 世界体系 
近年来东周时期齐国盐业考古新发现被引量:2
《盐业史研究》2022年第4期3-17,共15页燕生东 张小嫚 
用友基金会第三届“商的长城”一般项目“齐国盐业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9—Y0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渤海南岸地区盐业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ZDA229)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文物考古部门对东周时期齐国部分盐业遗址群进行了系统调查、详细勘探、试掘、大规模发掘工作,获取了一批新资料。进一步了解了东周时期齐国盐业遗址群的分布特点、规模,制盐单元堆积特点与构成,盐业聚落功能区划,盐井、盐灶、...
关键词:东周时期 齐国 盐业考古 新发现 
从莱州湾南岸盐业考古看青州“盐贡”的历史特点
《盐业史研究》2022年第3期3-13,共11页王明德 
由莱州湾南岸盐业考古和相关文献等可证《禹贡》所记青州“盐贡”的真实性。与其他地区相比,青州海盐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生产规模庞大,生产技术日益成熟,且供应稳定,故发展成为三代“盐贡”中心,在盐业发展史上独具特色。青州“盐贡”对...
关键词:青州 盐贡 海盐 历史特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