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砚庄》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艳玲赖翅萍鲍昌宝卢永和王少瑜更多>>
相关机构:肇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肇庆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肇庆学院学报2012年年第33卷卷总总目目次
《肇庆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I0002-I0005,共4页
关键词:肇庆学院 总目 《宝砚庄》 卷卷 目次 学报 连续出版物 
岭南民俗文化生活的画卷——评覃志端的长篇小说《宝砚庄》
《肇庆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6-17,20,共3页王敏 
覃志端的《宝砚庄》,凝结着独特而久远的历史记忆和浓郁的民俗文化内涵,为砚都的故乡描画出一幅岭南民俗文化生活的生动画卷。
关键词:岭南 民俗民风 地域特色 文化心理 
重构砚乡的文化记忆——读《宝砚庄》
《肇庆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8-20,共3页卢永和 
长篇小说《宝砚庄》是一个文学的"异数",它以散点透视的手法,多角度重构砚乡的文化记忆。《宝砚庄》可视为"非虚构"写作,但因其取材于过往旧事,故读者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学叙述,而非生活实录。
关键词:《宝砚庄》 砚乡 文化记忆 
大时代中小人物的群像展览——简论《宝砚庄》的人物塑造艺术被引量:1
《肇庆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21-22,29,共3页陈艳玲 
《宝砚庄》塑造了大时代中善良、热情、坚韧的砚乡小人物群像,有勤劳淳朴、护卫砚乡文化的普通乡民,有德艺双馨的制砚工,有独立自强的自梳女,有漂泊辛劳的昼家人,等等。该作多方位地展示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砚乡人多样、平凡的生活形态,...
关键词:《宝砚庄》 自梳女 昼家人 地方文化 
《宝砚庄》:从地域文化到地域文学的诗学转换被引量:1
《肇庆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1-2,共2页鲍昌宝 
《宝砚庄》以西江流域的一个村庄为中心,塑造了大量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人物,展示了大量肇庆地区的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民俗特色和文化意蕴,其中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的方面,为我们探讨地域文化向地域文学的诗学转化提供了可供研究的范本。
关键词:《宝砚庄》 地域文学 诗学转化 
谋生·乐业·守道——论《紫云》、《宝砚庄》对南方艺人形象的审美创造被引量:1
《肇庆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3-4,7,共3页赖翅萍 
新出版的两部长篇小说《紫云》与《宝砚庄》,以肇庆制砚艺人的命运浮沉为叙事中心,成功地塑造了一批独具审美价值的南方艺人形象。这些南方艺人在谋生、乐业与守道等生存实践中,创设了一种谋生与乐生合一,欲望、审美与道德三位一体的人...
关键词:《紫云》 《宝砚庄》 南方艺人 审美创造 
一种本土化的叙事努力——浅谈《宝砚庄》的方言写作
《肇庆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5-7,共3页王少瑜 
肇庆籍作家覃志端的长篇小说《宝砚庄》大量运用方言俗语,方言成为小说叙事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方言建构了一个充满独特地域文化色彩的民间世界,通过方言凸显人物形神,增进人物形象的生动性。作者显然在努力地探索小说本土化叙事的可...
关键词:《宝砚庄》 方言 民间 叙事 
肇庆学院学报2011年第32卷总目次
《肇庆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I0001-I0004,共4页
关键词:《宝砚庄》 目次 肇庆学院 男篮亚锦赛 学报 连续出版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